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7篇
  19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极不稳定,易分解,且寿命很短,其半衰期仅 20~30 min。考 察臭氧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特性,以提高臭氧的溶解度与稳定性。【方法】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采用碘量法 测定醋酸溶液中臭氧的浓度,间接得出臭氧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变量,探索醋 酸浓度、温度、配制醋酸溶液的水质、通入臭氧后的放置时间、通入臭氧气体的时间等因素对臭氧在醋酸溶液 中的溶解度的影响,探讨臭氧在醋酸溶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最佳条件。【结果】当醋酸浓度为 0.6 mol/L、温度低于 5℃、 通入臭氧处理 60 min 左右,臭氧溶解度最高,达 2.37 mg/L。试验还显示,水质越纯时,臭氧溶解度越大。【结论】 在水中添加少量醋酸能够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对典型农牧交错区的蒸散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系统需水规律进行研究,为区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选择2000—2017年的4期Landsat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等辅助数据,利用SEBAL模型反演该县不同时期秋季初的日蒸散,结合同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秋季初的日蒸散量由2000年的0.89 mm/d增加到了2017年的1.71 mm/d,增幅为92.1%,增强趋势显著。②日蒸散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尤以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蒸散最高;近17 a蒸散的年增幅也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但不同时段的年增幅空间格局存在较大差异。③不同地类的蒸散存在差异,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平均蒸散量分别为1.42,1.33,1.27 mm/d,但蒸散量年增幅最大的是草地。④近17 a盐池县生态需水总量和各地类的生态需水量都在增加,各地类生态需水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草地、耕地和林地,但单位生态需水量最高的是耕地,最小的是草地;近17 a耕地和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在下降,而草地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在盐池县大力实行生态治理工程的背景下,区域蒸散显著增强,植被生态系统的需水量明显增加,不同地类的蒸散和需水结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4.
目前,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主要使用酶抑制技术,这种技术对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操作熟练程度有较高的要求,接触此技术时间较短的检测员在检测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样品空白值偏低、样品吸光度值偏高、抑制率为负值或无效以及假阴性和假阳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操作技术层面上对检测操作过程进行探讨,从每一个环节上规范操作,能大幅度提高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玉米象.[方法]从采集到的大米样本中分离出玉米象,分别在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和细微形态并进行拍照鉴定.同时提取DNA对cox1和ITS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玉米象的体躯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胸部由3个胸节组成,有胸足3对,体表散布密集的刻点.明显的鉴别特征有头部的额和颊延伸成象鼻状的喙,触角呈膝状弯曲,共见8个小节,口器位于细长喙的端部,上唇基本退化,代之为口上片,下颚须和下唇须退化而僵直,外咽片消失.雄虫外生殖器隐藏于腹部,来源于第9腹节,阳茎背面扁平,有2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尖.经克隆PCR扩增得到cox1、ITS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1、1445 bp,与已报道的玉米象cox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7%~100%,ITS基因为99.0%~99.3%.[结论]根据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电镜下玉米象的形态特征,结合cox1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可为玉米象的鉴定和生物学分类提供依据,也可为防治玉米象对储粮的危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由于海洋采油技术应用的设备多,而且采油的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充分的利用海上平台,最大效率的进行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海上采油优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文章通过调研研究结合海上采油系统的实际,开展了海上采油技术电潜泵采油系统和整个系统的优化研究。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海洋采油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正>早在2011年下半年,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就按照阆中市农牧业局领导的安排,在阆中方山乡雪洞村规划落实了50亩"洋芋—水稻—生姜"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的探索,通过2012~2013年连续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双超"的奋斗目标。现总结如下,供种植户或同行参考。一、模式的季节安排2012年1~5月上旬种植春洋芋,2012年5月下旬至9月种植水稻,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实行休耕以恢复地力,2013年4~11月种植生姜。二、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从自然感染病羊肝内收集细粒棘球绦虫(Eg)原头蚴,分别提取总RNA和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gTPx)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EgTPx基因片段,同时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对应的基因组序列。PCR产物经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口后,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到中国青海株细粒棘球绦虫EgTPx基因片段,其开放阅读框为582bp,编码193个氨基酸,与已知的EgTPx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有3个碱基发生变异,分别在245,306,318位由C变为T;引起1个氨基酸变异,由Ala^82变为Val^82。EgTPx具有典型的2-Cys型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催化性位点Cys^48和Cys^169。,以及周围保守的FVCP和VCPA序列。EgTPx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69bp的内含子。  相似文献   
4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消费者对西瓜的需求向优质化、中小型化发展。京欣类西瓜表现早熟、皮薄、优质、瓤脆爽口、瓜个适中,迎合了消费趋势,近年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迅速。陕西省关中地区以中棚模式种植,于6月上旬上市,刚好填补了大棚西瓜结束和露地西瓜上市前的空档期,2004—2007年批发价一直在3元/kg左右,每667m^2纯收入达7000~8000元,在经济利益带动下,西安市户县及咸阳市泾阳、兴平等地种植面积从40hm^2扩大到700hm^2,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0.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