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56篇
  91篇
综合类   28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本文在生态安全评价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框架模型的指导下,以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为例,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进行了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中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减少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主观性的干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状况的贡献率,为区域生态安全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定量化评价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常洪涛  姚惠霞  李鸿雁  陈陆  杨霞  赵军  王川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1-19522,19525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情况,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部分猪场送检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的血清进行监测,其中6 825、2 609、1 177、123和53份血清分别用于检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抗体。[结果]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血清中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相应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8%、61.44%、25.49%、39.84%、5.66%。[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的防疫工作亟待加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需要进一步强化,衣原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3.
为建立一种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快速检测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方法,从SVA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总RNA,根据SVA VP1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对应目的片段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核酸扩增,建立RT-LAMP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塞内卡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将SVA VP1质粒10倍梯度稀释液作为模板(1×10~0~1×10~7拷贝)进行RT-LAMP和RT-PCR反应,测试RT-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采集疑似发病猪的鼻腔拭子和水疱液共126份样品,应用RT-LAMP和RT-PCR检测,加入SYBR GreenⅠ进行可视化鉴定。结果表明,与传统RT-PCR相比,RT-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 000倍,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鼻腔拭子样本SVA阳性率为29.6%,水疱液样本SVA阳性率为100.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准确、简便、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现场和基层实验室对SVA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4.
为了研发防控IBDV变异株和基因Ⅶ型NDV感染的高效廉价多联疫苗,将IBDV中国流行变异株的VP2基因共有序列插入到含有基因Ⅶ型NDV毒株F和HN基因的嵌合型NDV LaSota-ⅦF/HN全长基因组cDNA的质粒pNDFL-ⅦF/HN中,构建含有IBDV变异毒株VP2基因的重组NDV全长感染性克隆pNDFL-ⅦF/HN-VP2。将pNDFL-ⅦF/HN-VP2和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NDV rChiLaSota-VP2。利用PCR和Western blot对重组NDV进行鉴定,并对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组NDV rChiLaSota-VP2拯救成功并可以正确表达IBDV VP2蛋白。第25代重组NDV在鸡胚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rChiLaSota-VP2保留了LaSota株在鸡胚中高滴度复制、低致病性和遗传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重组NDV rChiLaSota-VP2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峰值可达10-8.16/100μL,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134 h,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  相似文献   
155.
雨滴溅蚀和结皮效应对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五十多年以前 ,Ellison[1] 将土壤侵蚀的过程分为四个基本过程 :降雨冲击引起的剥蚀 ,降雨飞溅引起的剥蚀 ,地表径流引起的剥蚀 ,及径流迁移引起的剥蚀。最近 ,Kinnell[2 ] 根据土壤侵蚀中雨滴和径流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土壤侵蚀的四个输沙系统 :雨滴剥蚀和溅蚀迁移系统 ,雨滴剥蚀  相似文献   
156.
激光微地貌扫描仪的开发研制及在坡面侵蚀研究应用初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线的反射与聚焦成象原理,将地表高程转换成不同物象点位置的电信号,再经计算机处理成数字高程模型,即形成用于获取地表糙度数字高程模型的激光激地貌扫描仪。实验测量得到;在相同初始条件下,不同坡度土槽放水和降雨实验后地表形态的数字地形模型。通过侵蚀地表形态的分析,得出坡度对坡面侵蚀及沟蚀影响的某些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157.
花绒穴甲幼虫人工饲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花绒穴甲幼虫人工饲料的成分为蚕蛹粉、干燥酵母、安息香酸盐、山梨酸、蔗糖、蛋白胨、无水柠檬酸、酵母抽取物、墨鱼油( 或大豆油) 和蒸馏水,经杀菌处理制成.在吸水棉上添加人工饲料,转移接种花绒穴甲小幼虫( 体长平均6 .8 m m) 饲养,花绒穴甲幼虫平均取食时间为5 .1 d,老熟幼虫体长平均为12 .3 m m .经结茧、化蛹的过程,在室内成功培养出花绒穴甲子代成虫.从花绒穴甲子代成虫的羽化率、雌雄鞘翅长等项指标看,用人工饲料饲养和用中间寄主饲养的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8.
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DA平板对峙试验研究了华南地区17种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拮抗关系,结果表明菌丝对峙生长可分为5种类型。稻小黑菌核病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稻黑粒病新月弯孢霉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不能共生,花生冠腐病菌株的菌丝能覆盖大部分供试菌株的菌落,茶云纹叶枯病菌株、桑炭疽病菌株和柚子炭疽病菌株的菌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9.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