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54篇
  38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乔凯  郭伟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6):204-209
[目的]定量估算青海湖流域2001—2011年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查明其时空演化特征,为流域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建设及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ASA模型),逐像元模拟2001—2011年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变化。[结果](1)2001—2011年青海湖流域草地年均NPP为1.12×1013g/a,单位面积平均值为168.03g/(m2·a);(2)NPP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这与流域水热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一致。近11a流域草地年均NPP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增加率约为1.74g/(m2·a),湖区北部、东部为主要增加区域;(3)青海湖流域草地NP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7月草地NPP达到最高,1月NPP最低。其中5—9月生长季草地的NPP占到了全年的90.40%。[结论]所选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域NPP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征。可以认为改进后的CASA模型在气候资料稀缺的该地区进行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小麦全蚀病是检疫性的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对其发生的监测是治理的根本。遥感技术可实时、宏观地监测病害发生发展,尤其是将光谱信息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精准地对病害识别和分类。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光谱数据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结合的方法,对小麦全蚀病等级进行快速分类。首先,通过ASD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小麦全蚀病的光谱信息,提取全蚀病特征光谱,建立光谱比。其次,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实时田间数码图像,对其颜色特征进行重量化。最后,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树分类对图像视场中的不同全蚀病等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4个全蚀病等级的分类精度均大于86%(Kappa0.81),平均运算时间小于30s。通过与实地调查的小麦全蚀病的白穗率等级做比对,验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对小麦全蚀病等级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从安徽淮南采集储藏根茎类中药材样本共30种,采用直接镜检法和光照驱虫法分离其中孳生的书虱,光镜下鉴定书虱种类并计数。结果表明,30份样本中书虱的孳生率为93.3%(28/30),检获的书虱为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Motschulsky,1852);该书虱年平均孳生密度为57头/克,孳生指数为142。本研究表明安徽淮南部分储藏根茎类中药材有书虱孳生,在中药材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书虱的防制。  相似文献   
84.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是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壤质量及改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调节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研究未施化肥(CK)、1/2全量化肥(1/2CF)、3/4全量化肥(3/4CF)和全量化肥(CF)分别配施0 mg/kg腐殖酸(HA0)、250 mg/kg腐殖酸(HA250)、500 mg/kg腐殖酸(HA500)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施用应用于玉米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在玉米抽雄期、成熟期,3/4CF+HA250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F+HA0处理明显增强。而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3/4CF+HA250处理植株干质量较CF+HA0用量分别显著提高110.7%和154.6%,抽雄期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氮含量较CF+HA0处理提高36.6%。1/2CF+HA250和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磷含量较CF+HA0处理增加38.0%和74.8%。与CF+HA0处理相比,化肥...  相似文献   
85.
河岸边坡是平原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边坡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因素,对河岸边坡利用类型的调查研究可为区域范围内边坡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基于42条河段的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了江苏省4类河道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河岸边坡面积,并分析了沙土区、非沙土区,以及不同水土保持区划的边坡利用特征.结...  相似文献   
86.
不同供氮水平下野慈菇营养元素(N)的生殖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氮水平稻田杂草野慈菇(Sagittatia trifolia)的取样测定,研究了野慈菇在开花前期、盛花期和结实期各构件的营养元素(N)生殖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从开花前期到结实期,野慈菇各器官中的全氮含量及总氮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根茎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叶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在盛花期,氮元素分配格局表现为:叶>根茎>花>生殖附属器官(花葶),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增大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减小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2>N3>N1>CK;在结实期分配格局,则为:根茎>叶>果>生殖附属器官(花葶),优先将氮元素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茎,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下降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上升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3>N2>CK>N1;同时,在低供氮量下(CK和N1),野慈菇以无性繁殖为主;在高供氮量下(N2和N3),野慈菇则以有性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87.
针对核桃硬枝高接换头嫁接和绿枝芽接方法及嫁接后的管理措施,强调了砧木、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对乔化密植郁闭苹果树,在合理间伐的基础上,用3~4 a时间分步实施提干、落头、疏枝、缓放、开张角度、拿枝等综合技术,在稳定产量和健壮树势的前提下,将原树形改造成改良开心形树形,达到高光效树形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盐胁迫下腐植酸浸种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清水和腐植酸浸种,测定了NaCl胁迫下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和叶片的总可溶性糖、蔗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浸出液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降低,幼苗根冠比增加,但幼苗整体鲜重降低,叶片和根系浸出液电导率增大,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片蔗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根系蔗糖含量降低。腐植酸浸种降低了α-淀粉酶活性,增加了叶片总可溶性糖和根系蔗糖含量,减少了根系总可溶性糖和叶片蔗糖含量,降低了叶片和根系浸出液电导率。推测腐植酸浸种可能是通过调控果糖浓度变化,缓解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质膜损伤。  相似文献   
90.
保水剂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方法和不同剂量施用3种不同保水剂对烟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保水剂均能促进烟株生长,显著地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并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以施用60 kg/hm2保水剂的增产效果最显著,但施用30~45 kg/hm2的保水剂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品质.在保水剂的3种不同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