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为了观察蟑螂抗菌活性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影响,试验用乙酸提取蟑螂抗菌活性物质,测定其体外抑菌能力,并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模型,分析蟑螂抗菌活性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蟑螂抗菌活性物质体外抑菌能力较弱;将250,125,62.5 mg/mL的蟑螂抗菌活性物与大肠杆菌生物膜作用后,其OD600值均显著减小(P0.05),抑制率均大于50%。说明蟑螂抗菌活性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膜。  相似文献   
52.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9-8530,853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普洱茶(Camellia)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境内1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具有多样性分布的特征。按不同茶种的分布情况介绍了西双版纳境内的古茶树资源,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3.
西双版纳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禁忌崇拜,通过"习惯法"、"头人"等来规范古茶树的种植与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古茶树种植系统,并演绎出丰富的传统制茶方法和饮茶习俗,形成独特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布朗族对茶的传统习惯用法、医药用法等.本文在对布胡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古茶园传统知识遗忘丢失的原因,提出古茶园传统知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4.
位于今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乡和勐腊县易武乡(含原曼腊乡)、象明乡境内的古六大条山已有17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云南茶史上最著名的优质普洱茶产地。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水摆夷风土记》这一部详细记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20世纪30年代风土人情的游记体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了书中记述的滇南茶马古道交通状况、沿途主要城镇及滇南部分茶区当时的茶叶发展状况,认为此书对滇南普洱茶区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根据山参的生长习性和品质特征,在依据多年从事林下参种植经验和充分调查基础上,总结了仿山参适宜种植环境和人参人工介导仿山参高效种植技术,采用该项技术能够培养出身形和质量与野山参相媲美人参珍品,为培育高质量的仿山参珍品提供可靠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7.
在云南茶区,勤劳的各族妇女自古至今都是茶叶生产劳作的主力军,她们常常迎朝露、顶烈日、冒风雨、踏夕阳,早出晚归,采茶制茶。茶叶融入了她们的情感,茶叶寄托了她们的希望,她们采制的茶叶也常常被称为“女儿茶”。  相似文献   
58.
陈红伟  张俊 《云南林业》2004,25(3):26-26
勐腊县易武乡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6大古茶乡之一。这里茶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易武乡地处北纬21°51’~22°05’,东经101°21’~101°35’之间。乡政府驻地易武街,东距老挝边境20多公里,南距勐腊县城111公里,西距州府景洪市126公里。全乡均为山区,海拔在630  相似文献   
59.
红松果材兼用林结实量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我国重要珍贵用材、食用和工业用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生长快、结实量大等优点。近年来红松果实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开发红松果实资源,本用数量化模型工研究了红松结实量影响因素,总结了红松果材兼用林结实量与密度、立地因子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0.
陈红伟 《中国茶叶》2003,25(1):41-42
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其叶片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披针形等形状,叶面有革质,具有光泽,较平滑,且生长势强,耐修剪,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其中,叶形较为细小的小叶种茶树在观赏效果上又优于大叶种茶树。 茶树盆景的造景材料可选用茶树老桩,也可选用茶苗,只不过以茶苗造景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不如老茶桩能较快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