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45篇
  免费   19506篇
  国内免费   28988篇
林业   8774篇
农学   8370篇
基础科学   9151篇
  35601篇
综合类   35026篇
农作物   6995篇
水产渔业   6571篇
畜牧兽医   10134篇
园艺   3390篇
植物保护   6927篇
  2024年   827篇
  2023年   1310篇
  2022年   1973篇
  2021年   1964篇
  2020年   3530篇
  2019年   6771篇
  2018年   6403篇
  2017年   7409篇
  2016年   8006篇
  2015年   8358篇
  2014年   7418篇
  2013年   7866篇
  2012年   7885篇
  2011年   6926篇
  2010年   5748篇
  2009年   5150篇
  2008年   4079篇
  2007年   4048篇
  2006年   3696篇
  2005年   3203篇
  2004年   2947篇
  2003年   2609篇
  2002年   2388篇
  2001年   1914篇
  2000年   1656篇
  1999年   1540篇
  1998年   1370篇
  1997年   1346篇
  1996年   1196篇
  1995年   1253篇
  1994年   1227篇
  1993年   959篇
  1992年   1001篇
  1991年   861篇
  1990年   645篇
  1989年   636篇
  1988年   562篇
  1987年   420篇
  1986年   407篇
  1985年   223篇
  1984年   198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196篇
  1981年   233篇
  1980年   194篇
  1979年   152篇
  1978年   133篇
  1975年   109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SYJ-2型液肥变量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量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农业生产要求设计了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SYJ-2型三点悬挂式液肥变量施肥机。以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以电磁比例调节阀为执行部件,设计编写了液肥变量控制系统以及与硬件配套的上位机软件,用于采集数据与发送命令;关键部件内腔式旋转扎穴机构采用5个全等椭圆齿轮传动,液肥在内腔流动,在减少外部连接软管的同时,防止了管路缠绕;液肥分配器的功能是适时开启和关闭,实现液肥的不连续射出,进而完成穴施作业;同时对内腔式旋转扎穴机构和液肥分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为地表12~15 cm,施肥精度为99.1%,满足液态变量施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能量收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DEAP)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与风力、水力相结合,可作为一种新的能量收集方法。研究DEAP能量收集的可行性,讨论了DEAP的发电机理和工作过程。根据换能器工作状态的形变过程,利用弹性大变形理论建立了DEAP换能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计算出换能器推程、回程的力-位移曲线。据此,得出DEAP换能单元工作过程输入的机械能、发电量和相应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多换能器集成使用以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的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表明:初始电压和拉伸位移是影响发电量、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多换能单元的应用,系统的总效率可提高到28%以上。同时,外界输入扭矩的数值波动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冠层温度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灌溉决策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甲冰  许迪  司南  魏征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133-139
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线连续监测田间作物冠层温度、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灌溉决策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农田进行了1 a实际运行和观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和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野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系统配置了红外温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水势等传感器,能够及时采集田间全面的同步数据,排除了异地观测所形成的数据误差。采用悬臂式多点采集下垫面红外温度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采集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数据,避免单点测量的人为误差。系统配备的快速锁紧装置,能够根据下垫面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传感器位置高度调节,使检测数据更符合田间实际情况。通过运行管理和监测数据分析可见,所监测数据能够很精细的刻画田间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可以用于灌区综合灌溉决策,实现田间精量灌溉管理和控制,为灌溉管理的精量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4.
液体肥料施用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液体肥料发展迅速和液体肥料施用装置发展不完善的现状,研制了一种可测量液体肥施用装置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的试验台,在此基础上对喷头流量影响因素作了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得出了液体肥料质量分数、电动机转速及喷头口直径大小对喷头流量的影响规律及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995.
苹果糖度在线检测降低杂散光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谱学原理设计了智能苹果糖度在线分级设备,研究了上置式检测器在线检测中的杂散光问题,通过光路图分析了富士苹果3种摆放方式对杂散光的影响,并提出了遮光降噪方案。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别建立了3种摆放方式的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线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置式检测器而言,摆放方式和遮光处理尤为重要。其中果柄朝上遮光为最佳降噪措施,所建立的模型校正集均方差(RMSEC)为0.60,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4,预测集均方差(RMSEP)为0.67,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7,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在线分级要求。  相似文献   
996.
基于距离反比法的土壤盐分三维空间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兵团一块面积约70 hm2的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EM38与土钻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126个点不同土层(0~200 cm)的1 386个土壤盐分数据,应用三维距离反比法(3D-IDW)对土壤盐分进行了空间插值,探讨了垂向坐标扩大倍数和搜索点数对插值结果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0~140 cm土层盐分平均含量较高,为1.84~2.11 g/kg,盐分变异较大,而140~200 cm土层盐分平均含量较低,为1.74~1.79 g/kg。所有土层盐分含量的统计特征值(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均随土层加深而呈现递减的趋势。土壤盐分实测值和估计值的均方根误差随垂向坐标扩大倍数的增大而减小,随搜索点数的增加而增大,其值在0.1~0.4 g/kg范围内变化,当垂向坐标扩大300倍、搜索点数为6个时,插值效果较优。采用确定的参数对研究区的土壤盐分进行了三维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大部分区域土壤盐分含量小于2.5 g/kg,靠近北部和南部边界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属于非盐化土区,而大于4 g/kg盐化土主要分布在中间和南部局部区域。研究区80%土壤为非盐化土和轻度盐化土,20%为中度和重度盐化土。影响该区盐化土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灌溉、局部地形、粘土层位置、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当不同方向的取样间距相差很大时,选取合适的垂向坐标扩大倍数和搜索点数对保障3D-IDW法的插值结果精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自然生境环境下高原鼠兔平滑运动和突变运动共存时,基于平滑性运动假设的跟踪方法稳定性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信息引导的高原鼠兔跟踪方法。通过提取鼠兔相邻帧的运动信息,利用运动信息来判断鼠兔的运动模式,从而采取相应的采样跟踪策略。当运动模式判定为平滑运动时,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采样跟踪方法;当运动模式判定为突变运动时,采用Wang-Landau蒙特卡罗采样跟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运动信息引导的目标跟踪方法的成功率达到95.49%,而Wang-Landau蒙特卡罗方法的成功率为93.68%;所提方法的中心点误差均值和方差为13.46和67.89,分别是Wang-Landau蒙特卡罗方法的84.18%和40.67%,减小了15.82%和59.33%。  相似文献   
998.
杜柳青  周武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0):391-396,410
针对数控机床误差溯因方法复杂且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控系统圆检测图形的特征角点分布规律,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对机床运动误差的快速溯因方法。首先,提取所生成圆图形的特征角点,构造反向间隙、周期误差等特征矩阵;然后结合神经网络将低维特征矩阵映射至高维特征空间,实现对数控机床误差的快速溯因。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误差识别准确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好地控制玉米芯汽化器的产气质量,有必要研究玉米芯的挥发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玉米芯的挥发份析出过程和特性,提出了在高温下玉米芯的挥发过程满足Arrhenius定律的假定,并由实验证是可行的,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热化学动力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改善工程机器人系统的操作性,并提高在抓取和搬运柔软物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主从遥操作系统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位置速度/位置反力混合控制的方法。工程机器人在自由移动时,采用位置速度控制,工程机器人与环境间产生反馈力时,切换到位置反力控制。利用反馈力作为反馈信号,实现对力的间接控制。设计并开展了抓取与搬运柔软物体的实验,并对抓取和搬运过程中的物体最大变形量以及活塞杆平均位移进行了统计分析及配对t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位置速度控制方法,位置反力控制方法能够改善主从遥操作系统的操作性,确保在抓取和搬运过程中柔软物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