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4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980篇
林业   624篇
农学   963篇
基础科学   548篇
  1185篇
综合类   3384篇
农作物   616篇
水产渔业   395篇
畜牧兽医   1452篇
园艺   518篇
植物保护   51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阿月浑子与黄连木的杂种果实和杂种幼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胚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胚龄、培养基类型和6-BA浓度等对杂种胚培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种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果实鲜质量生长呈双“S”型曲线变化。(2)杂种胚的发育始于授粉后80 d,80 ~ 100 d是杂种胚败育的关键时期。(3)授粉后80 d的杂种幼胚难以成苗,授粉后100和120 d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分别为37.04%和83.33%。(4)适宜杂种胚培苗增殖的培养基为:DKW + 2.0 mg · L-1 6-BA + 0.05 g · L-1 IBA + 0.3 g · L-1 LH + 1.5 g · L-1 PVP,增殖系数为3.47,苗高为3.32 cm。(5)适宜杂种胚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WPM + 2.0 mg · L-1 IBA + 0.05 mg · L-1 NAA,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992.
指出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势所趋,分析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挑战和方向,探讨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推进节能减排事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东门林场3.2年生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研究表明:家系平均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0.1 m、9.3 cm、1.1和0.0446m3,且各指标在不同家系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均受到相对较弱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31、0.31、0.16和0.26,估算的遗传力均在合理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遗传型选择,筛选出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19.5%和42.2%;筛选出优良单株300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5.4%、16.7%和36.7%,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旨在探讨苏氨酸对体外培养感染伪狂犬病毒(PRV)猪空肠上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IPEC-J2细胞为细胞模型,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为未经PRV感染、苏氨酸浓度53.45 mg/L,Ⅰ、Ⅱ、Ⅲ组为试验组,均经PRV感染,苏氨酸浓度分别为53.45、106.90、160.35 mg/L,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孔.37℃、5% CO2培养后1、6、12、24 h每组取1个重复采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PRV感染极显著降低了IL-1β mRNA表达量(P =0.001),苏氨酸水平(P=0.830)、时间与苏氨酸水平交互作用(P =0.249)的影响均不显著;2)PRV感染对IL-6mRNA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 =0.162),随苏氨酸水平升高,IL-6 mRNA表达量极显著地先升高后降低(P=0.002),时间与苏氨酸水平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 =0.012);3)PR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IL-15 mRNA表达量(P =0.000),提高苏氨酸水平极显著提高了IL-15 mRNA表达量(P=0.000),时间与苏氨酸水平交互作用的影响亦极显著(P =0.000);4) PR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TNF-α mRNA表达量(P=0.000),苏氨酸水平(P =0.113)、时间与苏氨酸水平交互作用(P =0.195)的影响均不显著;5)PR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TGF-β1 mRNA表达量(P=0.000),时间与苏氨酸水平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 =0.015),苏氨酸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5).结果提示,补充苏氨酸对感染PRV的IPEC-J2细胞先天性免疫功能具有分子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总体上能够抑制IL-1β、TNF-α、TGF-β1基因表达,加强IL-6、IL-15基因表达,但影响具有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开发设计的昆虫声音采集与录制系统,对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玻璃板夹心、木段钻孔、室外直接测定)的红脂大小蠹两性成虫声音信号进行了采集、放大与数字化记录,并应用Adobe Audition与matlab软件分别对雌雄成虫的胁迫声、雄虫求偶声、雄虫竞争声、雌虫回应声等声音信号进行了脉冲组、频率、持续时间、频谱等特征分析,此外,还应用扫描电镜对其摩擦发声器官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整体摩擦声音频率为35.3 kHz;雌雄间声音有显著区别,其摩擦发音结构音锉也有明显不同;而不同行为下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也略有差异,显示其与行为交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钱进  王冠 《森林工程》2012,28(3):51-53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松散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开裂、起拱,经分析是由于基层中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遇水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结构体积膨胀,最终导致基层和面层整体破坏。本文进一步分析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而提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选择适合山羊痘病毒AV41株增殖的原代细胞,提高山羊痘病毒疫苗生产效率,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绵羊睾丸细胞、绵羊肾细胞、犊牛睾丸细胞3种原代细胞,接种山羊痘病毒细胞弱毒AV41株进行传代培养,比较该病毒株在3种细胞上所引起的细胞病变时间、病变形态及其传代稳定性等增殖特性,并进行特异性、安全性、效力测定,试验结果显示,AV41株在3种原代细胞上均可增殖,其特异性、安全性均符合兽药典要求。疫苗株在以上3种细胞上的TCID50浓度分别达到10-6.125、10-5.5、10-5.875/mL,细胞病变形态、病变时间、最高传代次数等增殖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试验证明,原代绵羊肾细胞或原代犊牛睾丸细胞可以作为山羊痘病毒疫苗生产的候选细胞。  相似文献   
998.
为制备抗鸭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外膜蛋白H(OmpH)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OmpH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进行融合,并以重组OmpH蛋白为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OmpH的杂交瘤细胞株(1A9、1E9、3G7)。MAb亚类鉴定表明,1A9、1E9和3G7均为IgG1亚类,轻链均为κ链。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证明3株MAb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些抗OmpH MAb的获得,为鸭P.multocida病的快速、有效、敏感的诊断方法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TOT模式定义和特点,时企业在TOT模式下经营公益林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于TOT模式可以比照BOT模式进行会计处理,论述了该模式下公益林经营特许权在转让、经营、再转让环节的相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提取了双荚决明花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双荚决明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分为脂肪酸、酚类及烷烃类,其中十六烷酸(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为47.850%;烷烃类化合物9个,总含量为37.876%,以正二十七烷的含量较高,为12.594%;甲基-二特丁基-苯酚含量为5.874%。本实验结果为双荚决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