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73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林业   2263篇
农学   1526篇
基础科学   2021篇
  1597篇
综合类   11153篇
农作物   1208篇
水产渔业   875篇
畜牧兽医   6771篇
园艺   2027篇
植物保护   731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725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992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276篇
  2011年   1484篇
  2010年   1479篇
  2009年   1527篇
  2008年   1359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126篇
  2005年   1082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866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50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207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31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97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17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19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而食品的质量安全,则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众多食品中,农产品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质量安全情况却令人堪忧。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新策略,希望对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阳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荷是一种野生紫色蔬菜,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药食同源等特性。近年来,随着"原生态""绿色""纯天然"等理念兴起,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阳荷被人们誉为"山珍"美食,被称奉为"亚洲人参",在鄂西南山区得到规模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北戴河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的建设效果,通过海洋调查,对比分析了人工鱼礁建设前后该海域水质环境、沉积物状况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礁后的海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水质指标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氨氮含量较低;浮游动物的丰沛度高于对照区;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无论种类组成还是丰沛度均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分子蒸馏得到的云南冰糖脐橙精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为调香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云南特有地理品种冰糖脐橙的代表"褚橙"作为原料,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压榨得到的褚橙全果初油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与ISO标准中甜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最后对褚橙精油进行加香评价。【结果】褚橙精油中共鉴定出58种化学组分,占褚橙精油化学成分的97.344%;其中,醇类7种(2.418%),醛类11种(3.403%),酯类2种(0.034%),烷烯烃类31种(90.959%),酮类3种(0.164%)以及其他化合物6种(0.521%),烷烯烃类化合物含量占主要地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柠檬烯(76.769%)、月桂烯(7.001%)、芳樟醇(1.912%)、正癸醛(1.112%),α-蒎烯(3.046%)、桧烯(1.783%)和辛醛(0.959%)等。检测结果与ISO标准中甜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发现甜橙油中14个主要化学成分在褚橙精油中均被检出,但含量占比差异较大。将分离产物用于卷烟加香试验,感官评吸表明:添加褚橙精油的卷烟样品香气细腻度增加,口腔舒适度提高,甜味明显增加,丰富性提高,生津感较好,口腔残留有所改善。【结论】分子蒸馏得到的褚橙精油与传统的甜橙油主要化学成分相近,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研究为卷烟调香中不同橙油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明周年产量20,000kghm–2以上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并建立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指标,为进一步提升黄淮海该模式周年产量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6—2010年黄淮海区9个高产点共45个田间试验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产形成与季节间光温水资源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省9个试验点冬小麦–夏玉米均实现了周年20,000kghm–2以上高产,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河南和山东小麦产量最高,山东夏玉米产量最高,河南和山东周年产量分别高于河北16.9%和21.5%。产量的变化主要由光温水分配差异造成,河南和山东小麦季积温量在1924.2~2608.0°C和降雨量小于201.1mm范围时产量均高于河北,山东玉米季辐射量在2168.5~2953.8 MJ m–2、积温量小于2990.7°C和降水量小于591.3 mm范围时产量均高于河南和河北。然而省份间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季节间热量资源分配率和分配比值相对固定,即小麦季和玉米季积温分配率分别为43%和57%,两季间积温比值为0.7,这是该区当前生产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季节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量标准。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依据该定量指标来指导黄淮海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黄淮海该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黑龙江重要的粮食产物,对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办法,让种植户能够更好的了解玉米的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黑龙江是玉米种植的大省,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玉米做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玉米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认可,粗粮玉米等做为一种养生食品而受到更多人喜受,种植出优质的玉米是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肉种鸡支原体病也叫做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特征是流涕、咳嗽、喘气、窦部肿胀以及呼吸锣音。病情发展缓慢,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往往长时间在鸡群中扩散,病死率通常只有5%~10%,但并发大肠杆菌病等其他疾病时病死率能够超过30%,严重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该病的防制措施,供参考。1流行特点任何年龄的鸡只都能够感染发病,尤其是4~8周龄雏鸡更容易感染,且病死率要比成鸡高,往往可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到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要求,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近期,全省推进质量兴农工作会议上在天水召开,天水市、陇南市、武威市、陇西县、  相似文献   
20.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脲酶抑制剂(urease inhibitor,UI)和硝化抑制剂(nitrification inhibitor,NI)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探讨抑制剂提高稻谷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机理。【方法】本试验设在我国南方红壤稻田,共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尿素(U);3)尿素+脲酶抑制剂(U+UI);4)尿素+硝化抑制剂(U+NI);5)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UI+NI);脲酶抑制剂采用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采用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碳、氮的含量,分析NBPT与DMPP对水稻两个主要生育期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比较各处理的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以上各指标对产量的影响,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与硝化抑制剂DMPP在稻田的增效机理。【结果】1)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NBPT以及NBPT与DMPP配施均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地上部氮素回收率,两个处理分别增产6.56%与8.24%,氮素回收率提高幅度为19.4%与23.7%。2)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NBPT以及NBPT与DMPP配施,显著降低水稻分蘖期的土壤脲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孕穗期的铵态氮含量,而对此时期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所有处理对两个时期的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NBPT对于抑制脲酶活性以及提高铵态氮含量的作用主要在孕穗期之前,而单施DMPP没有显著效应。3)从各项土壤指标与水稻产量相关性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稻田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而且孕穗期的影响大于分蘖期,其余指标则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脲酶抑制剂NBPT以及NBPT与硝化抑制剂DMPP配施显著提高孕穗期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以及地上部氮素回收率,证明了生产上氮肥后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