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云南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高,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标准,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Ⅱ级茶园土壤标准。景迈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六大茶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其中景迈山有机质和碱解氮均较六大茶山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较六大茶山小。LSD多重比较表明,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共16个地方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2.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8个种群134份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应用ISSR标记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8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75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70条(占98.9%),遗传多样性丰富;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134个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445~0.819,平均为0.512,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对134份茶树资源的分子系统聚类分析(UPGMA)将资源分为3大组,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系统聚类基本一致,但是主成分分析更加直观清晰地显示各个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大厂茶等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于0.850~0.987间,平均为0.92,表明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绿茶产品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并利用所得绿茶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云南省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表型变异情况,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3个野生茶树居群,分析65株野生大茶树生长势、树体、叶片、花果形态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结果】野生大茶树总体长势良好,生长势旺盛植株占调查总数的70.77%;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变化幅度为22.42%~56.24%,平均变异系数为40.71%,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形态变异系数均小于15%,变化幅度为8.20%~14.45%,平均变异系数为10.99%,以叶面积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大;花果形态变化幅度为5.83%~13.16%,平均变异系数为10.32%,以种径变异系数较大,萼片数变异系数较小;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幅度为12.21%~33.57%,平均变异系数为18.75%,以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水浸出物含量变异系数较小。3个居群的树体、叶片、花果及生化成分含量等表型性状变异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表型多样性丰富,加强本地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保护和鉴定评价等研究工作,对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根据2000—2016年统计数据,从云南茶叶生产、茶产品种类、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等方面探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借此分析云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加强云茶营销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加快茶叶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推广,提升茶农整体素质,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融合来促进云南省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6.
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实验表明,所采用改进的CTAB 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 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 μg/g之间,平均249 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本文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分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EST-SSR和ISSR 2种标记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适用性,应用这2种技术分析了33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4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1.94%,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318.30对EST-SSR引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9个,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99.2种标记都能揭示茶树资源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从信息量上比较,ISSR标记比EST-SSR标记有较高的分析效率.ISSR和EST-SSR揭示的茶树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09和0.734,二者接近.聚类分析表明二者有一定差异,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817,P<0.01).因此,这2种标记均可适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9.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茶组植物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50对来自茶系的SSR引物对41份茶组资源进行PCR扩增,研究不同类型SSR引物的通用性和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茶系的SSR引物在茶组植物中的通用性高,其中EST-SSR通用性多态位点的比例达到60%。另外,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茶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每个位点4.21个等位基因。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茶组12个种的遗传进化关系图。  相似文献   
70.
EST-SSR分析云南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ST-SSR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达0501,高于其它地区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413和0597,说明资源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基础较宽。聚类可将134份资源划分为4大组。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753~098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1,表明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小。云南茶树资源间亲缘关系的揭示为今后茶树资源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