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于2011-2012年6-7月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昼夜24 h连续采样情况,对该江段鱼卵漂流密度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7个昼夜共采集银( Squalidus argentatus)、宜昌鳅( Gobiobotia filifer)、鳜( Siniperca chuatsi)、寡鳞飘鱼( Pseudolaubuca engraulis)、犁头鳅( Lepturichthys fimbriata)、四川华吸鳅( Sinogastro-myzon szechuanensis)、长薄鳅( Leptobotia elongata)、中华沙鳅( Botia superciliaris)、紫薄鳅( Leptobotia taeniops)和花斑副沙鳅( Parabotia fasciata)10种鱼类的卵粒9099枚。结果显示,这些鱼卵漂流密度的昼夜变化特征不尽一致,其中银、四川华吸鳅、紫薄鳅和花斑副沙鳅夜间的漂流密度显著大于白天(Mann-Whitney U-tests, P<0.05),宜昌鳅和犁头鳅白天的漂流密度显著大于夜间(Mann-Whitney U-tests, P<0.05),而中华沙鳅和长薄鳅的漂流密度昼夜差异不显著( Mann-Whitney U-tests, P>0.05)。根据采集鱼卵所处发育期和孵化水温推算可知,银、宜昌鳅、长薄鳅、紫薄鳅、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的繁殖活动集中在白天时段,而犁头鳅和四川华吸鳅的繁殖活动主要发生在夜间时段。繁殖时间的昼夜分化可能是导致鱼卵漂流密度昼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造成我国奶牛低产的主要传染病危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饲养的奶牛数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对农业调整、农牧换位,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我国奶牛单产低、效益差,与当初养牛时能快速致富的想法差距较大。根据调查,我国许多地区的奶牛单产不足3t,是现有条件本应达到产量的一半。有些地区奶牛养殖业经过30多年的精心培育,奶牛品种和饲养管理都有较大提高,部分地区的奶牛甚至全部是进口的优质奶牛,饲养和管理都是遵循国外的先进做法。  相似文献   
33.
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的资源活体库,对维系我国水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鱼类完整性达到了“无鱼”的级别。2021年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现已初见成效。但是,水电开发、水污染、江湖阻隔造成的栖息地退化等问题依旧严重。本文综合评估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已有的保护措施,认为生境破坏、水质恶化、外来种入侵、科研和保护工作投入不足,是目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十年禁渔实施的新形势下,为了修复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出了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保育,转换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目标;加强水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施;加强生态观测站和水生生物战略资源库建设;加大保护研究的投入;完善长江禁捕水域科研监测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健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