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8篇
  1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32.
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自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兰州百合自毒效应机制,明确百合根及鳞茎中主要自毒物质,设置水(CK)、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10、50、100、150 mg/mL,共计9个处理,用于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滴定法测定百合幼苗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GC-MS技术分析兰州百合根及鳞茎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SOD、POD、CAT三种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则相反。浓度高于100 mg/mL时,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根及鳞茎氯仿萃取液中分别鉴定出23种、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二氢茚、萘、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香草醛、月桂酸、丁香醛、肉豆蔻酸、苯基异氰酸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多数被报道为化感自毒物质。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对其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自毒效应。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3.
通过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种植增温、保湿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增温次序为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无覆盖秸秆覆盖;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 a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平均比无覆盖高24.7mm、19.9mm和13.1 mm;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a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55%、9.53%和4.70%,WUE分别提高17.35%、14.11%和8.2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81%、8.60%和5.05%。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湿和增产效果低于普通地膜,但是生物可降解地膜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生态效益考虑,今后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2013年6月8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花凝人生"——纪念陈俊愉院士逝世一周年及其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本想听到大家对陈先生学术思想的研讨,但大多数却是追思;只有大师兄张启翔副校长的发言是开山之作。在我看来,对陈先生的  相似文献   
35.
《现代园林》的办刊宗旨是"探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发展方向",主要是古为今用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与园林景观最密切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只有古为今用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洋为中用。有关园林景观的国际期刊只有两份,一份是《景观与城市规划》(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一份是《景观与生态工程》(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前者的定位是景观科学、规划与设计,后者是生态工程。这样,从科学、规划、设计,一直到工程,体现了景观这一系统工程的完整性。他们对办刊宗旨和学科范围的描述,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北京市园林绿地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在构建生态园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情况。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体构建地带性植被,以植物多样性带动动物多样性,最终达到营建视觉美与生态美的园林景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该文从绿色城市的思想入手,阐述了绿色城市的发展、概念和评价体系,分析了我国绿色城市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绿色城市营建的方法。首先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绿色城市的评价体系,作为我国绿色城市建设的指南。然后从建筑、街道、社区、城市等不同层次入手,逐步推进绿色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8.
为减少高产农田硝态氮累积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设置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留茬方式对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土壤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茬方式对作物籽粒、秸秆含氮量影响较小。间作比单作显著提高了作物的籽粒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2种作物无论间作或单作,立茬土壤0-20cm硝态氮累积显著高于焚烧和翻还,20-60cm则相反,60cm以下受留茬方式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残留单作小麦翻还比焚烧和立茬处理分别高11.41%和8.13%,单作玉米焚烧比立茬和翻还分别高26.97%和17.02%;植株总吸氮量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高9.58%和6.10%;硝态氮淋失量小麦/玉米间作平均比单作处理低30.75%,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处理低28.04%和10.23%。综上所述,小麦/玉米间作立茬硝态氮淋失最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9.
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氮素吸收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 mm)、节水20%灌溉(261 mm)、节水40%灌溉(196 mm))和施氮量(0,140,221,300 kg/hm^2)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植株吸氮量、收获期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留茬免耕农田中,灌溉量从196 mm增加到327 mm,小麦籽粒含氮量从1.55%增加到1.71%,植株吸氮量从134 kg/hm^2增加到190kg/hm^2。当施氮量超过221 kg/hm^2时,籽粒含氮量、秸秆含氮量、植株吸氮量不再显著增加。施氮300,221,140 kg/hm^2处理的植株吸氮量比不施氮处理的分别提高47%,37%和18%;在春小麦收获期,土壤表层(0-60 cm)NO3^--N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灌溉和施氮对60 cm以下土壤NO3^--N含量影响不明显。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300,221,140 kg/hm^2的氮肥损失分别为186,137,94 kg/hm^2。  相似文献   
40.
为探索生态县建设指标和方法,以河南省南召县为例,建立了涵盖资源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人居等3类15项指标的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采用直线趋势方程拟合法,从生态县建设指标变化的过程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阈值法将不同量纲的指标转换为统一的分值,进行生态县发展潜力的评估。结果表明,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等5项指标未来较难达标,根据发展潜力评估的结果,划分2014—2016和2017—2020分别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发展阶段,对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山区农业大县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