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黑龙江省某猪场腹泻仔猪的粪便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命名为LJ-12株。在原代猪肾细胞上盲传8代后细胞出现病变,用TGEV S基因的1段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方法检测,扩增出与预期结果相一致的约48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核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段基因与TGEV TH-9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氨基酸同源性为98.8%;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确定该分离毒株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蓝舌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利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动物的死亡几率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3.
24.
间接竞争ELISA检测TGEV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引起的以仔猪呕吐、腹泻、严重脱水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病毒粒子随粪便大量排出,是造成病毒扩大传播、仔猪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采取粪便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对该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TGEV感染有多种快速诊断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针对病毒结构蛋白进行的各种免疫学诊断技术和近些年发展的以病毒核酸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其中免疫学方法以其特异性强、易操作、不需要昂贵仪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重组犬IL-2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技术克隆犬IL-2基因,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JLA605中,构建pRL-CaIL-2表达质粒;采用M9培养基摇瓶发酵,确定诱导时机和诱导表达时间。结果表明:工程菌pRL-CaIL-2在30C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OD600为1.5)42C诱导4h时。菌体收得量湿重达17.8g/L,目标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9.7%。外源基因在该基因工程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再次爆发原因,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0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流行毒株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其遗传演化特点。选择其中一株毒株进行中和试验,对其免疫原性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0株PEDV的S1基因与参考毒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86.8%~99.7%;且S1基因均存在点突变、碱基插入及缺失的情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PEDV毒株在S1基因水平上共分为两个群,本试验中的10株均处在G1群,与2011~2012年3株其他地区毒株CH/SDQD/2011、CH/HBQHD/2011和HuN亲缘关系较近,而与G2群中的经典毒株CV777及我国以往报道过的LJB/03等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中和试验,判断出新发毒株HLJ-2012对传统毒株LJB/03具有一定的中和效应,中和效价为1??53.83。  相似文献   
27.
虹鳟肠道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一株乳杆菌用于鱼类口服疫苗的活载体,研究从健康养殖的虹鳟肠道分离出58株形态特征不同的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触酶反应筛选出18株革兰氏阳性杆菌,再通过生化反应筛选出5株表型不同的菌株。经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5株均为植物乳杆菌。在8%NaCl ,0.5%胆盐,pH 3.0,7 g·L-1胰蛋白酶,10 g·L-1胃蛋白酶,60℃处理10 min时,几乎不影响菌体存活。5株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菌活性。通过荧光分子探针cFDA-SE标记细菌,分离株L1212在15 d的检测期内能在虹鳟肠粘膜定植,并有继续繁殖倾向。因此,植物乳杆菌L1212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虹鳟口服疫苗载体及鱼类饲料添加剂开发。  相似文献   
28.
从临床发病犬采集粪便样品,以F81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经血球凝集实验(HA)和血球凝集抑制实验(HI)初步鉴定为犬细小病毒。为进一步确诊,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CPV VP2基因,酶切,测序加以鉴定。其序列与国际已发表的CPV-d(type 2)、CPV-1(5 type 2a)、CPV-3(9 type 2b)VP2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7%,98.75%,98.6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12%,97.60%,97.60%,从而证明此分离株为犬细小病毒。在获得VP2基因的基础上,为实现VP2蛋白的表达,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Mel BacC-VP2。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 393,获得阳性重组菌pPG-VP2/L.casei 393。重组菌以2%乳糖为诱导物,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经SDS-PAGE、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目的蛋白获得表达。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Balb/c小鼠,收集粪便及肠黏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sIgA,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IgG,并对获得的抗体进行PPV中和活性的测定。【结果】重组干酪乳杆菌pPG-VP2/L.casei393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PPV的sIgA和IgG抗体水平,其对PP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4和1﹕128。【结论】为PPV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亚基因组mRNA为模板根据文献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cDNA;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b中特异酶切位点;将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杆菌TG1株,在浓度为1.0mM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PHN基因融合蛋白获得了表达;经SDS-PAGE,Western-blot试验,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大小为预期的47kD。试验结果证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TGEV N基因的融合蛋白产物的确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