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飞播成功与否,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适宜飞播种子的选择,不同种子在土壤表面上具有不同的萌发成苗率。为此,以蒙农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cv.Mengnong)、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和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种子为试验材料,在25 ℃,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对种子在土表上的萌发行为及其幼苗定居进行研究,为选择适宜土表播种的牧草种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种种子中沙鞭全固着型(Ⅰ型)占总发芽种子比例最高(60%),另外3种均约35%; 2)在3种萌发行为中,蒙农红豆草全固着型(Ⅰ型)发芽指数(沙鞭除外)及活力指数较大,且与其他3种种子有明显差异; 3)4种种子幼根生长阶段,除沙打旺外,全固着型(Ⅰ型)的幼根几乎100%进入土壤,且伸入土壤所需时间表现为蒙农红豆草最短,沙地雀麦与沙鞭较长。综合来看,在此条件下,蒙农红豆草种子较大,萌发后幼根可迅速伸入土壤,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是较为适宜的表播种子。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抗菌肽在鲟鱼体内的表达规律,试验采用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杂交鲟后,采集不同时间段杂交鲟的肝脏、脾脏、心脏、肌肉、肠道、鳃6个组织样品,利用ELISA方法进行抗菌肽含量的检测。结果:(1)正常对照组杂交鲟6个组织中均有抗菌肽表达,在鳃和肠道组织中含量最高,在肝脏中含量最低。(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人工感染组杂交鲟6个组织中抗菌肽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24 h和96 h鳃和肠道的抗菌肽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48 h肝脏、肌肉、心脏、脾脏的抗菌肽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杂交鲟可能是通过抗菌肽来抵御细菌感染,这为杂交鲟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抑制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试验及蒸发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采用20m2蒸发池的蒸发试验与抑制水面蒸发试验,评价苯板覆盖抑制水面蒸发的效率,同时进行苯板覆盖技术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苯板覆盖以后水面的平均抑制率可达51.25%,合理的苯板连接和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地消减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以能量平衡原理为理论基础,综合彭曼法分别建立了适合干旱区平原水库不同时期覆盖水面的抑制蒸发计算模型。最后通过随机选取的测站月气象资料对抑制水面蒸发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误差较小,抑制水面蒸发计算模型在月时间尺度上较为精确。  相似文献   
54.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密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5.
采用杂交鲟的离体外周血和中草药的水提液进行共同孵育的方法,快速筛选杂交鲟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实验选用质量为365g,体长18cm的杂交鲟鱼1尾,抽取杂交鲟鱼的血样,提取其白细胞,用苦参、茵陈、杜仲、淫羊藿、茯苓、紫草、甘草、生地等八种中草药浓度为0.5g/mL的水提液与杂交鲟的外周血白细胞共同孵育后,分别采用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金黄色葡萄球菌法来测定杂交鲟的氧呼吸爆发活性以及中草药对杂交鲟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吞噬活性以吞噬百分比(phagocytic percent-age,PP)和吞噬指数(phagocytic index,PI)表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苦参、茵陈、杜仲、淫羊藿、茯苓、紫草和甘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苦参、茯苓、生地组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苦参、生地组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紫草和甘草组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上述评价指标,苦参、茯苓更加适合作为杂交鲟候选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56.
大鲵水霉病病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对养殖大鲵水霉病病原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病原是通过破坏皮肤,感染皮下肌肉,成长为具有一定长度,呈分支多而纤细的灰白色水霉菌菌丝,其生长发育分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外菌丝主要靠出芽生殖形成新菌丝,也可形成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新菌丝;有性繁殖是在菌丝上分别形成藏卵器和雄器,受精后由孢子囊内孢子成长为新菌丝.同时还初步探讨了大鲵水霉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木材太阳能干燥和远红外线干燥的原理、设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58.
贵阳市花溪河大型浮游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溪河地处贵州省贵阳市郊,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河的源头河流,该河流水质清澈,水生生态保持较好,整个河段水质除个别指标外,都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2007年9~10月,对花溪河的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花溪河中有大型浮游动物75种,分属4目、加科、36属.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分别占总种数的48.0%、29.3%、22.7%.研究表明,在花溪河中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水生生态良好.  相似文献   
59.
光照、底质颜色是影响鱼类行为、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稚鱼对光照及底质颜色环境偏好,本研究以秦岭细鳞鲑子代为实验鱼[平均全长为(3.31±0.67) cm;平均体重为(0.42±0.18) g]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照颜色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稚鱼个体与群体均对黑色底质偏好明显;个体对3种光照强度(弱光区为1~5 lx,过渡区为5~10 lx,强光区为10~25 lx)均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强光(10~25 lx)有明显趋避性;在相同光照强度(1~3 lx)下,个体对4种光照颜色(黄、红、绿和蓝)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绿光有明显趋避性(P<0.05)。秦岭细鳞鲑个体和群体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的差异性表现可能与其信息传递特征或环境反应机制不同有关,而个体和群体均偏好黑色底质,其偏好光照强度为1~10 lx,对绿光具有趋避性,这可能与该物种生活环境特征相关。本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为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和增殖放流环境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短期饥饿对大鳍鱯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21±1)℃条件下,研究了大鳍鱯(Mystus macropterus)在短期饥饿胁迫下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实验时间分别为饥饿0 d(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水分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肝糖原和肌糖原显著降低(P<0.05),脂肪和灰分先显著降低(P<0.05),饥饿9 d均出现回升(P<0.05).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呈规则波动,饥饿12 d均出现反弹现象,略高于实验起始值.饱和脂肪酸(SFA)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先上升后呈规则波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变化规律与饱和脂肪酸恰好相反,饥饿12 d时仅高不饱和脂肪酸被保留,略高于实验起始值.双键位置不同的脂肪酸在饥饿过程中的损失速度也有差异,具体为∑n-9PUFA>∑n-3PUFA>∑n-6PU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