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利用玫瑰花抑制实验,检测蓝狐妊娠前后免疫机能变化。以确定蓝狐孕血清中是否也存在早孕因子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狐狸的早孕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检测雌狐配种前后花抑滴度(RITs)值。结果表明:怀孕动物与发情期、非妊娠动物的RITs是有区别的。在实验中所检测发情期雌狐与未孕雌狐血清RITs值均小于或等于12,而妊娠雌狐血清RITs值一般都在18以上。据此,可以进行雌狐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黑龙江水系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心、肝、肾、眼、肌肉和性腺共6种组织进行了9种同工酶(ADH、EST、G6PDH、GDH、IDH、LDH、MDH、POD、SOD)的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拟鲿EST、GDH、IDH、POD同工酶谱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共记录19个基因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数P=21.05%,种群遗传偏离指数d=-1,该乌苏里拟鲿种群内部杂合子缺失较严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17只东北虎进行了23次电刺激采精,并对取得的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虎个体对电刺激采精的电压敏感度各异,在平均电压为(4.8±1.3)V时射精。所采集精液量平均为(4.0±1.2)mL,pH值为7.1±0.3,精子密度为(23.4±33.8)×106个/mL,精子活率为(62.9±20.0)%,畸形率为(45.1±15.0)%。从总体上看,12月份和1月份采精效果最好,有精率占全年的57.2%,10月份和11月份的采精效果最差,无精率占全年的44.4%,说明东北虎精液品质受季节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种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4个群体5种组织(心、肝、肌、眼、肾)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乙醇脱氢酶(ADH)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同工酶在各自群体内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4个不同鲟鱼群体间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差异,可作为区分这4种鲟鱼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哲罗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哲罗鱼(Hucho taimen)肾细胞为材料,采用胸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哲罗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84,核型公式为:2n=18m 16sm 34st 16t,NF=118.  相似文献   
16.
哲罗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乌苏里江哲罗鱼(Hucho taimen)精子的超微结构.哲罗鱼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近端中心粒为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部分线粒体彼此融合,形成复合线粒体.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尾部的近核段有许多囊泡包围着轴丝,远核段则无此结构.尾部有对称排列的波纹状侧鳍.  相似文献   
17.
竹子与大熊猫的营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竹子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试图通过对竹子的分析研究,探索大熊猫的采食规律及营养需求,为大熊猫的人工饲养提供参考。一竹子的营养凡在大熊猫的天然分布范围内,都是海拔较高的高山深谷,组成自然景观的植被或为针阔混交林,或为常绿、落叶阔叶林。竹子成为这里灌木层的主要树种之一,其高度  相似文献   
18.
索氏六须鲶精巢结构及精子发生、形成与排出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研究了索氏六须鲶(Silurus soldatovi)的精巢结构以及精子发生、形成与排出方式。结果显示,索氏六须鲶没有精囊结构,精巢发育呈梯度性,精子成熟为渐续性,排精方式为多次间断性,而不是一次性的。  相似文献   
19.
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扫描电镜对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索氏六须鲶在受精后30-60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在受精后2min精子开始逐渐解体,直至受精后15min左右,受精卵外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和卵子的精孔管的测量判定索氏六须鲶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连续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对索氏六须鲶成熟卵的受精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精子入卵刺激卵细胞形成胚盘,精子头部在胚盘中逐渐核化,形成雄性原核;卵母细胞放出第二极体,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雌性原核,两性原核结合成合子核;合子核膜消失,产生第一次卵裂,受精全过程历时5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