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336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136篇
  155篇
综合类   1132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677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污泥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热炭化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促进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但目前污泥水热炭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鲜有报道。该研究基于工程规模的污泥水热炭化系统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了系统工程设计和控制逻辑,开展了系统参数测试,分析了污泥炭、气相和水相的理化性质和组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污泥年处理量达1.4×104 t,水热炭化后的三相产物分别为污泥炭28.57%,水相70.00%,气相1.43%,污泥脱水率达75%,综合整个生产系统,系统加热能为454.22 MJ/t,动力耗能为64.80 MJ/t,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能耗比为83.83%,能量回收率为66.68%,系统具有较高的能耗比。该研究可为生物废弃物连续水热炭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82.
利用地下咸水兑淡水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5月17日~9月28日,我们利用地下咸水兑淡水,最后用纯淡水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获得成功。养殖 130天,平均规格为76尾/kg,平均亩产924.05kg/亩。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养殖池 试验地点在东营市牧海水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池子是圆形水泥池,面积为100m2,平均水深1.5m,池底呈锅底形,中间排污口被堵塞,不能使用,共10个池子。1.2 充气设施 用 7.5 kW旋涡式鼓风机充气,2台交替使用,气泡石密度为0.5个/m2,连续充气。1.3 养殖用水 放苗时用地下咸水,由石油大学测定其主要成分(见表1),放苗后逐渐添加淡水,后逐渐过渡成纯淡水养殖,淡水直接用潜水泵抽自胜利油田东安水库。  相似文献   
83.
刘莹  胡建民  富亮 《畜禽业》2006,(6):20-21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是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食品的天然营养成分。它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脂肪沉积、促进生长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是一种新型保健功能脂质,因此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CLA的来源、合成以及各种生理功能,以期为其应用及开发研究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4.
在水产养殖中,氰化物被用于毒杀敌害生物,但有关使用氰化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从氰化钠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氰化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对恰拉水库斜墙复合防渗体进行了稳定分析,发现施工期复合防渗体自身不满足抗滑稳定要求,考虑阻滑墙作用时,复合防渗体安全系数显著提高。运行期考虑风浪作用时,护坡设置排水孔对防渗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排水孔排水效果越显著,复合防渗体抗倾稳定性越高,所要求的砼护坡板厚度也越小。  相似文献   
86.
鸽疱疹病毒(PiHV1)感染是由I型鸽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幼鸽为主的一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鼻炎、结膜炎为主要特征。偶尔也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泻、呕吐、神经症状。根据已发表的鸽疱疹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鸽疱疹病毒的引物,通过对PCR的退火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鸽疱疹病毒的PCR检测方法,对发病鸽子进行诊断。并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再进一步对该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证明该试剂盒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在-20℃条件下可保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87.
崩岗崩积体土壤渗透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环刀法测定2处不同时间崩塌的崩积体不同部位的渗透性能.结果表明:(1)崩壁上的土壤崩塌形成崩积体后,土壤疏松,水分达到稳渗的时间比崩壁上红土层、砂土层的短.(2)崩积体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入渗量的均值均比崩壁上的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的高;经过压实的BJ1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入渗量均比BJ2的低;崩积体表层形成结皮,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崩积体物质组成的不同及堆积、胶结、压实等作用,崩积体不同部位的渗透性能有较大的差异,BJ1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入渗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70,0.65,0.60和0.63,BJ2的为0.54,0.51,0.56和0.56,均属于中等变异.(3)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显示,Kostiakov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崩积体土壤的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88.
土壤有机质与水分反射光谱响应特征综合作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与水分均对土壤反射光谱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但其作用机理难以定量描述。通过对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土壤野外高光谱反射率的测定,研究了该区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以土壤有机质与水分数据作为输入层,以土壤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作为输出层,建立黑土有机质与水分的高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9;1570 nm波段处的一阶微分为输出层的模型精度最高,RMES达到0.017,平均绝对误差为0.014,平均相对误差为0.110;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土壤有机质、含水量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综合作用得到较准确的描述,可以用于野外土壤有机质与水分的速测。  相似文献   
89.
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对‘紫花’海棠、乌桕、红叶石楠、梓树叶片的结构性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气孔导度)和功能性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4 种供试植物在高温干旱环境下,0.1%用量保水剂能显著改善叶片结构和功能性状。而随保水剂用量的继续增加,4 种植物的叶性状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其中在0.2%保水剂用量下,红叶石楠和梓树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继续显著高于CK或0.1%用量,在0.3%用量下,2 种植物上述指标大多接近于0.2%用量,而‘紫花’海棠和乌桕在0.2%~0.3%用量下已显著下降到接近CK水平。这表明,红叶石楠和梓树比‘紫花’海棠和乌桕较能适应水分较多的环境。而‘紫花’海棠和乌桕水分利用效率在CK条件下显著增大,则表明两者较能适应干旱环境。4 种植物比叶面积在CK和不同保水剂用量下的显著变化表现出适宜水分条件下植物获取资源促进生长的能力和水分胁迫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0.
晋谷4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糯谷87—151为母本,晋谷21号为父本,利用化学杀雄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代号为2012。2001—200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谷40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