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3篇
  57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网上信息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信息化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利用地税部门现有的强大信息化优势,在将网上纳税服务向山区延伸的同时,可有效拓展服务的空间,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门头沟地税局根据区域特点,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联手网通公司,筹建了门头沟区清水、斋堂两镇三村的"新农村公益网苑",在将网上纳税服务延伸的同时,也让网络带来致富信息和便利服务惠及山区农民,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32.
用水提醇沉法从6个不同产地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中获得6种粗多糖,6种粗多糖得率及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以湖北(HB)的最高,其次为云南(YN)的;各粗多糖分子量分布相似,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并含有少量半乳糖;除福建(FJ)外,其余5种粗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产量,以YN和HN的活性较好,总体来说,YN的多糖产量及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测定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华中猴头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中的粗蛋白、粗多糖和水溶性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并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的粗蛋白、粗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以及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小菌剌期比前一时期有所增加),而多糖含量则总体呈上升趋势(小菌刺期比后一时期高),β-葡聚糖含量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分裂期粗多糖在浓度500 μg/mL时对RAW264.7释放NO的促进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4.
发酵法生产虫草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液体和固体发酵法生产虫草素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蛹虫草抗肿瘤和免疫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子实体的抗肿瘤和免疫活性部位,采用系统溶剂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95%的无水乙醇、沸水(100℃)、3%草酸铵和5%NaOH依次提取并计算提取物得率,且测定了沸水提取物、草酸铵提取物、NaOH提取物1和2的多糖含量.采用体外抗肿瘤模型测定了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L1210和SW620的抑制活性;采用体外免疫增殖试验模型测定了沸水提取物、草酸铵提取物和NaOH提取物1和2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肿瘤细胞L1210和SW620的抑制效果最好,当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85.2±2.5)%和(67.7±6.3)%;体外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草酸铵提取物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后的增殖活性最高,当浓度为500μg/mL时细胞增殖率为(312.0±7.2)%,与阳性对照PHA的细胞增殖率(329.3±3.0)%相当.  相似文献   
36.
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由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冬小麦返青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SRR)在晴或多云天气条件下都要高于阴天,SRR的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变化趋势。(2)冬小麦生育期SRR的日际变化特征为:返青前SRR保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0.63μmol.m-.2s-1;返青后SRR迅速增加,至抽穗期达到最大,此后保持稳定,平均为2.18μmol.m-.2s-1;收割后SRR降低。整个生育期SRR的平均值为1.28μmol.m-.2s-1。(3)冬小麦田浅层土壤温度(包括地表温度、地下5cm、10cm、15cm、20cm土壤温度,p<0.01)与SRR间都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其中20cm土壤温度与SRR相关性最好,Q10值(5~20℃间气温每增加10℃呼吸增加的倍数)从表层至地下20cm依次为:2.09、2.29、2.39、2.51、2.63;土壤含水量过低对土壤呼吸有抑制,当土壤含水率在20%~30%时,SRR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农林间作、造林林地和坡耕地翻耕种植玉米、坡耕地翻耕休闲6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坡耕地及农林间作下地表径流中的有效钾和硝态氮含量高于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和造林林地。(2)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和造林林地沉淀泥沙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其它3种利用方式。(3)径流液养分和沉淀泥沙养分含量产流初期达到高值,之后趋于稳定。(4)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富集比在1.01~1.43之间,不同利用方式下富集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8.
39.
基于马尼拉草坪的净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实时观测,测算草坪环境连续时段的冠气温差,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草坪冠气温差的日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日出现规律性的日变化过程,阴天日与晴天日相似,雨天日变化幅度不明显;晴天日冠气温差与环境因子和土壤水分有较好的复相关关系,其中冠气温差与RH和VPD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40.
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石质山区4年生株行距3m×4m的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复合系统以及单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研究得出核桃间作小麦(WIW)、石榴间作小麦(MIW)和单作小麦(MW)的δ13C和WUE分别为-27.151‰,-26.788‰,-27.338‰和12.780,13.285,12.622mmolC·mol-1H2O。在整个小麦生育期,δ13C和WUE都以石榴间作小麦的最大。WIW和MIW的WUE在拔节期分别比MW显著提高13.84%和10.86%。产量和总生物量都是MW显著高于WIW和MIW。WIW和MIW的总耗水量为185.92mm和175.27mm,分别比MW(253.81mm)少耗26.75%和30.94%,间作系统可显著降低小麦的耗水量,比单作小麦分别减产26.79%和32.19%。产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两者都与耗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WUE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小麦耗水越多形成的生物量和产量越多。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间作系统在果树的第4年果实收获与清耕果园差异不明显,间作小麦尽管减产但仍有较好的作物收益并且耗水少,可以继续发展林农复合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