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599篇
农学   211篇
基础科学   267篇
  189篇
综合类   1587篇
农作物   229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1212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进行饲养对比试验,分别在1、7、14、21、28、42、56、70日龄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生产性能、肠道生长指标,以及消化道酶活性,探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狮头鹅在1-21日龄和28-7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四川白鹅两个阶段的F:G极显著低于乌鬃鹅(P0.01);三种鹅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在1-21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42日龄、70日龄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鹅(P0.05);整个阶段三种鹅空肠的酶活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并表现出狮头鹅和乌鬃鹅高于四川白鹅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狮头鹅在全阶段的生产性能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鹅,三种鹅消化道发育规律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小鹅阶段发育较快,大鹅阶段发育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92.
养殖牡蛎种间杂交的研究概况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贝类的远缘杂交起源于牡蛎,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研究历史,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巨蛎属牡蛎的种间杂交上。作者在分析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牡蛎种间杂交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种间配子兼容性分析、表型性状评估、杂种遗传鉴定、杂种优势估算、杂交不育格局、异源多倍体诱导及种间回交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要点,并展望了牡蛎种间杂交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牡蛎种间杂交及遗传分析、优质苗种繁育及育种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根据猪乙脑病毒SA14-14-2毒株的基因组序列,采用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1对乙脑病毒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猪乙脑病毒的的RT-PCR方法,利用合成的引物对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仅JEV能扩增出819bp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证实了建立的RT-PCR对乙型脑炎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试验表明,检测JEV的RT-PCR的最小灵敏度能够达到纳克(ng)级别。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准确快速检测JEV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正>动物重大疫病不仅阻碍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还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在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创新动物疫病防控方式和手段,充分把握动物疫情发生的内在规律,有预见性、针对性的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实现现代畜牧业的转型与升级,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1现状近年来,松潘县将动物基础免疫工作作为防控动物重大疫病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落实防控责任,  相似文献   
995.
1 发病情况与发病原因   2006年3月12日,自然放牧的1头成年雄鹿突然死亡,之后20 d内又陆续死亡8只成年雄鹿.其中4月4日1天内死亡3头.此前在2005年6月份发生过羊只的突然死亡,10日内先后死亡成年羊5只.但由于疏忽,没有确诊病因,对污染场地和污染物的消毒未能按炭疽病的要求处理,疫源地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不彻底,造成炭疽疫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996.
CD3~+是T细胞群的重要表面标志,呼吸道黏膜下分布的CD3~+淋巴细胞作为抗感染黏膜免疫的基础,在保护机体抵抗呼吸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黄牛呼吸道CD3~+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本研究运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学方法对5头7岁健康婆罗门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及肺脏组织的CD3~+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和肺脏组织中均分布有CD3~+淋巴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间及其下方固有层中及腺体周围;在鼻黏膜和肺脏组织中分布有CD3~+淋巴细胞形成的弥散淋巴组织。牛呼吸道中CD3~+淋巴细胞数量在鼻黏膜和肺脏组织中分布最多,气管黏膜、肺内支气管黏膜次之。本试验结果明确了CD3~+淋巴细胞在黄牛呼吸道中的分布谱,表明黄牛呼吸道具备引发局部黏膜免疫的基础条件,为牛呼吸道黏膜免疫及呼吸道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7.
1995年以来,国内学者相继建立了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的IFA、IPMA、ELISA和D0t-ELISA等血清学诊断方法,简述如下。1间接荧光抗体法(IFA)细胞板的制备:将生长于培养瓶的Marc145或HS2H细胞消化后,用含10%犊牛血...  相似文献   
998.
执业兽医制度实施以后,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兽医人员的诊疗行为,促使其尽快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快兽医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建执法、执业、经营相互衔接、分工协作、互相监督的兽医工作体制.同时,由于提高了兽医职业的准入门槛,对不少技术力量薄弱的养殖企业、诊疗机构和不能胜任工作的兽医从业人员,也必将带来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999.
1000.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环境与传染源构比,找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场所,进一步揭示流行规律,为制定血防对策提供依据.调查范围为鄱阳县及两乡四村.结果,草洲钉螺占99.4%,90%以上牛上洲放牧,人粪流放率31%,其中渔民78%,牛粪流放率78%,其中64%直接污染草洲水体,野粪构比中牛占92.8%,传播粪量牛占98.85%,人占0.96%,其中渔民占0.12%.结论认为湖区疫情重,主要传染源是牛,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疫水,疫水形成的主因是牛上洲放牧,主要感染场所是草洲及周边水体.增加血防投入,稳定队伍,实施查治病和"四个突破"为主体的防治策略,控制畜源性传染源,净化环境与草洲,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