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常俊丽  张鑫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1-14844
极简主义艺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回归原始结构形式的艺术,作为现代主义的总结和发展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深入分析了极简主义园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将极简主义园林要素归纳为对传统要素的借鉴、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创新引入、对传统设计要素的独特运用、对简洁几何形体的运用、对新造园要素的介入以及对四维时间空间的体现6个方面,指出极简主义园林的5点特色,分别是①简洁的几何体构图;②对古典主义实质的借鉴与创新;③运用了丰富的材料;④使用了系列化的要素堆叠手段;⑤客观性地表达景观环境。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不同特色的园林形式,从极简主义这一园林流派中找到对当今园林设计的可借鉴和参考之处,并运用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工程管理的实践与发展,伙伴关系逐渐发展起来,本文提出了在伙伴关系模式下选择合同类型的原则,分析了适用于伙伴关系模式下的ECC合同范本中的相关等款。以ECC合同条件为基础,提出了业主与承包商的合作原则,并指出双方应该通过共同合作管理风险获得利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CK(常温+翻耕)、W(夜间增温+翻耕)、NT(常温+免耕)和WNT(夜间增温+免耕)4个处理土壤耕作层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对不同种类氮肥的响应特征。各处理土壤分别加入2种氮肥溶液[(NH_4)_2SO_4和KNO_3]和蒸馏水之后,在5℃、10℃、15℃、20℃、25℃和30℃条件下室内恒温培养,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结果表明,在5~25℃,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与CK相比,NT和WNT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4.6%~36.7%和18.3%~60.0%。与添加蒸馏水相比,施加(NH_4)_2SO_4溶液使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值增加了84.6%~93.3%,而施加KNO_3则无明显影响。而且,施加(NH_4)_2SO_4条件下4种处理土壤的Q_(10)值均增大。因此,本试验中夜间增温和免耕均提高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且两者叠加表现出正交互作用;施用KNO_3肥料可缓解土壤有机碳矿化。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海蜇横裂生殖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温度下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Kishinouye)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海蜇每日伞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与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呈S曲线相关,在海水盐度为30.5,pH值为8.2,DO在6 mg/L的条件下,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e5.764-4.194/x(R2=0.983,F=1 240.536>F1,21,0.01=8.016 6),Y=e6.039-6.295/x(R2=0.987,F=1 933.560>F1,25,0.01=7.769 8),Y=e6.213-2.899/x(R2=0.989,F=2 382.114>F1,26,0.01=7.712 3);时间与海蜇每日伞径大小呈直线相关,在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745x 2.145(R2=0.994,F=3 523.418>F1,23,0.01=7.881 1),Y=0.807x 2.475(R2=0.977,F=975.339>F1,23,0.01=7.881 1),Y=1.096x 1.123(R2=0.989,F=2 152.260>F1,23,0.01=7.881 1);海蜇螅状体分裂的最低温度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15.
滨海湿地是CH4排放的重要自然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强烈。本研究选择长江入海口崇明东滩自然湿地(光滩湿地和芦苇湿地)为对照,以空间代替时间变化,比较研究不同围垦年限(27、51、86年)的稻田耕作土壤产甲烷速率演替规律及其微生物数量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围垦稻田的产甲烷速率平均值为13.8ngCH4 g-1 d-1,是自然滩涂湿地的3.3倍,且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围垦稻田中产甲烷菌的mcrA基因拷贝数为1.101×108~1.443×108copies g-1,也随围垦年限增长而增加,比光滩湿地中的基因拷贝数高出一个数量级。光滩湿地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芦苇湿地和围垦稻田,围垦稻田中相对丰度值随围垦年限增长而显著增加。其中,H2/CO2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随内陆方向和围垦年限增长而数量级水平增加,而甲基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在光滩中最高,随内陆方向和围垦年限增长而数量级水平减小。各采样点中的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相对丰度同处于一个数量级,其在3个围垦稻田中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产甲烷速率与H2/CO2营养型产甲烷菌丰度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甲基营养型产甲烷菌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围垦种稻的熟土作用促进了滨海湿地甲烷产生过程,H2/CO2营养型产甲烷菌数量的大幅增加是产甲烷速率升高的主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