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3篇
  7篇
综合类   5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了桦木醇.采用混合溶剂法对提取的桦木醇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纯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粗品的得率为34.52%;混合溶剂四氢呋喃-苯是纯化桦木醇的优良试剂,其体积比为12,桦木醇与混合溶剂比为130(gmL),纯化桦木醇得率为31.19%,纯度为94.53%.纯化后桦木醇的熔点为248.9~251.3℃,与文献值一致,FT-IR谱图与标准品基本一致.与以往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桦木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微波辐照下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微波辐照下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初步确定合成条件为:温度75 ℃,反应时间25 min,不加催化剂(微波可替代催化剂)。并用酸性黑ATT染料溶液对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投加量为600 mg/L、pH值在1~2,5之间时,其对0,15 g/L酸性黑ATT的脱色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43.
44.
分别以精制碱木质素和环氧氯丙烷改性碱木质素为原料,代替15%聚醚多元醇合成了两种碱木质素硬质聚氨酯泡沫,并对它们的力学性能、表观密度、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种泡沫和对照样中,改性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保温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比较优异;碱木质素的添加虽然对聚氨酯泡沫的耐自然老化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无明显影响,但耐热碱能力明显降低。改性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的热传导率与制备的两种泡沫和对照样比较是最低的。改性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可较好地应用于保温材料领域。图1表3参16。  相似文献   
45.
46.
阻燃剂DPB改性木材的抗流失性和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阻燃剂DPB对大青杨木材的阻燃性、抗流失性和体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探讨了DPB作为林青杨木材的阻燃剂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DPB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木材阻燃剂,但处理木材的DPB易流失,且化学稳定性很低。与PF树脂复配,可以大大提高处理木材的抗流失性及化学稳定性。为了增强化学改性木材的体积稳定性、防腐性和力学强度,复配药剂,使处理木材的品质得到综合性功能性改良。  相似文献   
47.
以四方酸与2-甲基喹啉为原料合成2,4-双(4-甲基喹啉基-3-甲基)环丁二烯-1,3-二甲醚方酸菁染料(简称DQCB),并制备了响应日光的DQCB敏化的nano-TiO2复合催化剂。利用MS、EA、H1-NMR和FT-IR确定其化学结构;以UV-VisDRS研究其光谱响应性质;并以GC为检测手段研究了DQCB敏化的nano-TiO2复合催化剂日光催化气体苯的活性。研究表明:DQCB对光子能量的吸收范围为200~800nm,且吸光能力强;日光下反应78h,DQCB-nano-TiO2复合物1对苯的降解率为97.69%,较纳米TiO2提高36.96%。  相似文献   
48.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产物中含有季铵根和磺酸根的化学结构,DBSLAC含氮量2.34%。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并且在20 mL Cu2+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投加量0.002 g、pH值5.5和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262.34 mg/g;在20 mL染料溶液中,对酸性黑ATT(阴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03 g、pH值2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75.41%;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3 g、pH值9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97.87%,结果表明DBSLAC可用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絮凝剂。  相似文献   
49.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SO2-4/ZrO2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和Hammett指示剂法对固体酸的结构和酸强度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条件制备的SO2-4/ZrO2固体酸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碱木质素氢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并用化学法对反应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硫酸浸渍浓度为1 mol/L,550℃焙烧3.5 h制备的SO2-4/ZrO2固体超强酸对碱木质素氢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添加量5%,反应温度100℃,时间4 h,氢气压力3 MPa时,反应后碱木质素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分别为9.34%、3.28%和6.06%,较反应前分别增加55.15%、13.89%和93.00%;木质素的苯环结构稳定,活性官能团含量增加,反应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50.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保护眼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