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6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警惕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在辽宁省进一步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萼龙葵作为一种入侵性极强的1年生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具有适应性广、竞争能力强、传播迅速的特点。通过调查总结刺萼龙葵在辽宁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生境进行分析与总结,为防止其在我省进一步蔓延提出警告,同时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防范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自20世纪50年代研究成功并投放市场以来,对防治牛出败起到了重要作用.<规程>规定该疫苗用家兔效检免疫保护至少2/4,对照死亡2/2为合格.近来我们在检验中发现,疫苗攻毒保护2/4的居多,虽然也达到合格标准,但保护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64.
由中国农业大学在平盘插秧播种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并在机具设计制造时,另有一套附属装置,使该设备既可以播穴盘,也可以播插秧机专用的平盘。该机具的排土和覆土设计非常独特,采用大直径波纹滚桶排土,出土效果好,排量均匀,而且对土壤的干湿度要求较宽。还可根据土壤干湿度、流速以及底土 和表土的需求量,随时进行调节。该设备 在实验使用过程中显示,它播平盘时效 果优于穴盘。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动力(kW):0.37(三相电机),0.25(单相电机) 播种量(g/盘):40~100(可调) 铺土量(kg/盘):1.0…  相似文献   
65.
虎眼万年青花粉的形态观察与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虎眼万年青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发现其花粉粒为两沟型,表面具穿孔,无外萌发器。通过染色方法并结合萌发试验证明其花粉活性低。  相似文献   
66.
以兰科羊耳蒜菌根为试材,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其菌根真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温度、碳源、氮源和培养基pH值等培养条件来建立羊耳蒜菌根真菌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羊耳蒜菌根真菌菌落白色或浅黄色,呈均匀辐射状向外生长;生长面有稀松或较丰富的气生菌丝,带有透明液滴。通过对菌落生长速率的测定与分析,4种因素的最佳综合水平为碳源为葡萄糖,浓度为2%;氮源为氯化铵,浓度为0.5%;pH为7,温度为25℃;菌落的生长速率随着天数的递增而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在第10天基本趋于一个恒定的值。  相似文献   
67.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杂草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农田调查和对大量文献分析,确定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杂草有46种,隶属17科37属,其中18种为国家重要外来有害生物,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刺萼龙葵入侵的微生物学机制,分别在2008年至2009年7月、8月在刺萼龙葵入侵严重的朝阳地区选择3个样区,即入侵区(Ⅰ)、耕作区(Ⅱ)及土著区(Ⅲ)进行选择性取土及抽样调查,对采集的75份土样经分离、纯化、鉴定的真菌分属30个属,通过对刺萼龙葵入侵区(Ⅰ)土壤真菌的培养,共分离鉴定出了约40种真菌,且分属21个属;其中在刺萼龙葵入侵区(Ⅰ)土壤真菌的各种类群中,以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毛霉属(Mucor)、根霉属(Rhizopus)、木霉属(Trichoderma)、镰孢菌属(Fusarium)、枝顶孢属(Acremonium)种类较多,为优势类群,其分离频率分别为18.13%、15.20%、8.77%、8.77%、7.60%、5.85%、5.26%。而附球菌属(Epicoccum)、接霉属(Zygorhynchus)、节丛孢属(Arthrobotrys)、弯孢属(Cunularia)菌株数仅为1,为该区稀有类群;通过对入侵区(Ⅰ)、耕作区(Ⅱ)及土著区(Ⅲ)土壤真菌数量比较发现,入侵区(Ⅰ)土壤真菌数量是耕作区(Ⅱ)的1.6倍,而入侵区(Ⅰ)与土著区(Ⅲ)的土壤真菌数量相差不大,比例接近1;根据Jaccard相似性指数原理,入侵区(Ⅰ)、耕作区(Ⅱ)和土著区(Ⅲ)的土壤真菌群落相似性处在中等相似的水平,其土壤真菌群落相似性差异性并不显著。结果表明刺萼龙葵入侵并没有使土壤可培养真菌多样性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
对辽宁省常见的5种堇菜属植物进行研究,发现球果堇菜与鸡腿堇菜的托叶与叶柄仅基部合生,东北堇菜、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的托叶与叶柄部分合生。5种堇菜的气孔类型为不等型或不规则型,副卫细胞多数3个,仅有早开堇菜的下表皮具有少数横列型气孔;鸡腿堇菜与东北堇菜上表皮气孔指数低于10,另外3种堇菜上表皮气孔指数为10~30,5种堇菜下表皮气孔指数为30~60,球果堇菜为57.35。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湿度、温度、光等物理因子对植物抗病性影响研究的综述。总结了物理因子诱导植物抗病性类型、特点和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并展望了物理因子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