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9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对鲈鲤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鲈鲤肌肉中含有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3种饱和脂肪酸(SFA)总量为28.22%,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为71.75%,以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44.28%。鲈鲤鱼体肌肉脂肪酸主要由油酸C18∶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和棕榈油酸C16∶14种脂肪酸组成,这4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93.58%。鲈鲤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它几种淡水鱼类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2.
通过PCR方法对采自四川省某规模化猪场一批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病例的肺脏、淋巴结进行PCV-2的抗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对应组织研磨、过滤除菌后接种无PCV-1污染的PK-15细胞,盲传15代后,IFA方法检测出有明显的特异性荧光,将该毒株命名为PCV-2-SC株,并对PCV-2-SC病毒基因组全长进行扩增及克隆、测序与比对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基因组全长1 767bp,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5.2%~99.5%之间,进化树分析表明,PCV-2分离毒株在进化上存在地域相关性。PCV-2四川株的分离鉴定为其诊断试剂的研制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仔猪存活率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影响仔猪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即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仔猪断奶期的分析,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4.
为建立一种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快速检测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方法,从SVA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总RNA,根据SVA VP1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对应目的片段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核酸扩增,建立RT-LAMP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塞内卡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将SVA VP1质粒10倍梯度稀释液作为模板(1×10~0~1×10~7拷贝)进行RT-LAMP和RT-PCR反应,测试RT-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采集疑似发病猪的鼻腔拭子和水疱液共126份样品,应用RT-LAMP和RT-PCR检测,加入SYBR GreenⅠ进行可视化鉴定。结果表明,与传统RT-PCR相比,RT-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 000倍,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鼻腔拭子样本SVA阳性率为29.6%,水疱液样本SVA阳性率为100.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准确、简便、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现场和基层实验室对SVA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5.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猪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的方法,根据GenBank发布的APPV N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扩增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500 bp的特异性引物。建立的RT-PCR方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瘟病毒(CSF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对APPV的最低检出量为1μl 4.95×10~4拷贝,重复性试验中组间、组内试验结果均与预期相符。应用该方法对68份疑似患病的仔猪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病料检出率为7.35%。利用Mega7.0绘制APPV系统进化树,对APP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检出的APPV(SC株)与中国报道的APPV的亲缘关系较近。建立的APPV 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APPV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检测。  相似文献   
36.
为了筛选生长快、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副反应小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灭活疫苗菌株,本试验选取6株来自不同地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测定了培养基生长曲线、小鼠毒力、菌体脂多糖(LPS)含量及各菌株灭活菌苗免疫小鼠和家兔后的抗体效价,并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Pm2、Pm3、Pm5生长速度较快、毒力较强、LPS含量较多,均含有与毒力和免疫相关的ptfA和fimA基因;免疫小鼠及家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在二免后14 d血清抗体达1:64~1:128,强毒攻毒后全部存活,而PBS对照组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表明,Pm2、Pm3、Pm5均可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的候选菌株,其中Pm3作为首选株。  相似文献   
37.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 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 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8.
由于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较弱,冬季存在枯黄现象而影响草坪观赏性和草坪质量,从而限制了暖季型草坪草的利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低温胁迫对暖季型草坪草光合作用、生理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同时提出了对于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制猪2型圆环病毒(PCV2)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PCV2ORF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SA215(C)株。经PCR、Sou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等证实SA215(C)构建正确,并能表达具有活性的ORF2基因蛋白和荧光蛋白。SA215(C)在IBRS-2、ST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亲本株SA215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病毒增殖。用SA215(C)免疫BALB/c小鼠10周后检测免疫小鼠PCV2抗体和PRV中和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显示,SA215(C)诱导小鼠产生了PCV2和PRV抗体并出现PCV2的细胞免疫反应。另外,以105TCID50的SA215(C)株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28d再接种1次,2次接种后2周,用107TCID50PRVFa和PCV2强毒联合进行攻击,结果免疫小鼠抵抗住强毒的攻击,获得了保护;表明该毒株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为研制安全、有效的PCV2-PRV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人们普遍认为,设计结构化育种方案的首要步骤是肉牛的育种目标,其发展可分为以下阶段:规范的育种、生产和销售系统,商业收入和费用支出来源,确定生物性状对收入和费用支出的影响,衍生的经济价值,育种选择标准,预估的表型特征和遗传参数。本文旨在综述肉牛养殖目标的发展及经济价值的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