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1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者对蚕豆萎蔫病毒的两个分离物B935和P158的部分特征作了比较研究;从病毒粒子形态、血清学关系、病毒衣壳蛋白组分和分子量以及病毒核酸组分和分子量这些特征看,B935和P158基本相似。 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B935和P158基因组具有同源性,但其同源性不高,这意味着蚕豆萎蔫病毒种内基因组上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2.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鸡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RD)。其特征性的症状是呼吸罗音、咳嗽、气管炎、气囊炎、流泪等。鸡毒支原体发病率高,虽然单独感染引起的死亡率较低,但会引起增重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幼雏淘汰率上升、成年母鸡产蛋率下降等;在饲养条件差或与其他疾病并发感染时,可使病  相似文献   
63.
在前期大规模水稻(Oryza sativa)EST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工作中,发现一些在茎cDNA文库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包括叶绿素a/b结合蛋白(T007D10)、富脯氨酸蛋白(S037D04)、脱落酸和逆境诱导蛋白(S057803)、微管蛋白(S060D11)等基因。为验证这些基因是否为茎特异性表达基因,选择高冗余度的EST克隆制备cDNA探针,与高通量的RNA阵列进行杂交。结果表明: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在叶中高丰度表达且受光诱导,是一个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而不是茎特异性基因;微管蛋白基因在茎和根中都具有较高的表达丰度,说明根的纤维化和茎的木质化是同一生化过程;脱落酸和逆境诱导蛋白基因虽然在茎中高表达,但其丰度容易受环境条件(如营养缺乏、逆境等)的影响,而不是在茎中以组成型方式稳定表达,不能被称为茎特异性表达基因。这些结果提示出在一个EST数据库中高冗余度的基因并不能完全代表该文库的特征,也不能单纯通过EST分析技术认定它们是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需要进一步的确认。通过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逆境状态下获得全局性的表达谱特征,才能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基因是否为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水稻OsBTB蛋白在非亲和/亲和互作中的表达情况,构建含OsBTB全长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OsBTB蛋白。以OsBTB蛋白为抗原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2000。Westernblot分析确认该抗体与OsBTB蛋白可以特异结合。应用该抗体检测受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生理小种侵染的相应水稻(Oryzasativa)品系中OsBTB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OsBTB蛋白的表达方式呈多样性,该蛋白在非亲和反应中的表达时间明显早于其在亲和反应中的表达。免疫胶体金技术确认OsBTB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65.
植物前体mRNA的选择性剪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性剪接是细胞生物体产生复杂蛋白的一个重要机制。迄今为止,对植物选择性剪接基因的研究远不如动物。尽管如此,仍在选择性剪接的调控机制、剪接特异性和影响因素及剪接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6.
以含有2200个独立水稻转录本的膜质cDNA微阵列鉴别萌发期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的空间特异表达基因。经比较表达谱,得到了在胚芽、胚轴和胚根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1、36和73个。其中,胚轴特异表达基因包括聚泛蛋白、UDP-葡萄糖焦磷酸酶、蔗糖合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等参与糖、蛋白质代谢反应的蛋白,意味着在萌发期水稻幼苗中,胚乳贮藏淀粉和贮藏蛋白的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胚轴部。实验检测到的胚芽和胚根特异表达基因包括一些具有防御功能的基因及多个参与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基因,如胚芽特异表达的基因中,翻译起始因子5a、40s核糖体蛋白s28及核糖体蛋白136与蛋白合成有关;而过敏性蛋白、β-D-葡聚糖外水解酶和肌动蛋白-11等为抗病相关基因。胚根特异表达的基因中,肽链延伸因子1-α、TATA盒结合蛋白、DNA复制蛋白A2、组蛋白和两种核糖体蛋白等与复制、转录和翻译有关;而富含甘氨酸蛋白、创伤诱导性碱性蛋白、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因子、脂类转运蛋白-2等基因则与幼苗的防卫反应有关。通过分析这些空间特异表达基因,揭示出一些潜在的生物学规律,为研究萌发生理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铁蛋白基因的水稻转化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蛋白是与铁离子结合的一种铁贮藏蛋白,用来调节细胞内的自由铁离子浓度.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豌豆铁蛋白(pea ferritin, Fer)基因转化到水稻秀水11品种中.经对转基因水稻(T0代)进行了PCR检测,及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Fer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通过测定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值)分析了由百草枯处理引起的水稻叶片的氧化损害.结果表明,转Fer基因的叶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百草枯氧化的能力.用水稻稻瘟病菌接种水稻叶片,发现转Fer基因植株可以减少或延缓病原菌侵染后活性氧的产生.另外,对不同组织中的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Fer基因水稻的种子和叶片组织中铁的含量明显提高.这些结果说明Fer在水稻中已表达,增加了转基因植株中铁的贮藏量,同时减少了体内的游离铁从而也减轻了转基因植株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8.
用薄层层析法(TLC)分析了椪柑、雪柑、温州蜜柑、早桔,福桔、夏橙和瓯柑7个柑桔种和品种的病健株在萤光物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瓯柑、雪柑和温州蜜柑中,病株的萤光斑数均比健株多1个,而其它供试柑桔种类的病、健株间仅有萤光强度的差异,无萤光斑数差异,该方法的诊断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试验。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析上述7个柑桔种和品种在蛋白质种类上的差异,初步结果表明,在黄龙病病株中存在1—2种健株所没有的特异性蛋白质,这种差异与供试柑桔种类和症状严重度无关。这种特异性蛋白质也不存在于类似黄龙病症状的生理性病株中,故今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诊断柑桔黄龙病。  相似文献   
69.
用同步培养和异步培养从91株大气腐生菌中筛选出13株对9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Bacillus cereus G35菌株的去菌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去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所得分段收集液对28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抑菌活性与第二吸收峰吻合,对蛋白酶E和蛋白酶K敏感,对100℃温度处理10min和酚抽提处理敏感,对胰蛋白酶部分敏感,对核糖核酸酶及温度60℃,80℃ 30min处理稳定,其活性物质提取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硫酸铵饱和度提高而增大。培养基种类、温度、培养时间对该菌株产生拮抗物有不同程度影响,在KMB培养液中30℃振荡培养18h后,拮抗物产生达到稳定,紫外线处理能促进洁抗物产生。此外,还报道了有关B.cereus G35变异株G35-M的某些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0.
水稻抗病性反应的cDNA微阵列分析及一个新基因OsBTB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含1106条水稻独立基因的cDNA微阵列,检测水稻近等基因系H7R/H7S受稻瘟病菌诱导8h的表达谱差异。结果显示:基因表达谱变化明显,在980组有效数据中,共检测到170条基因的表达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06条,下调表达基因64条。通过与NCBI水稻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包含β-1,3-葡聚糖酶、富甘氨酸蛋白在内的已知基因33条,未知基因137条。对10个未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其中获得一个含全长基因并具有BTB/POZ结构域的克隆T007F02(http://www.estarray.org),该基因命名为OsBTB。该克隆的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ORF区,OsBTB上游具有典型的启动子区。结果经测序得到证实。高通量的RNA斑点杂交证实:在抗性供试水稻中,该基因在水稻接种稻瘟病菌早期(8~12h)受诱导高表达;在感病品种中,该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OsBTB基因在功能上可能与水稻抗瘟性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