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获得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株,命名为3A13和1B8.分别制备腹水后进行纯化,获得了抗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了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该试纸条对H5N1虎源流感病毒鸡胚培养毒、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以及24份虎疑似感染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感染病料和小鼠模型病料等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对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及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抗原等检测结果为阴性;与HA-HI和RT-PCR的平行对比试验表明,试纸条检测敏感度与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敏感性相符.本试验所研制的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条可用于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的特异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开发成品化检测试纸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达50%以上.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自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已累计推广1万hm2,增收2 000多万元.推广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百亩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了5 155kg/667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3.
用从废弃猪肉里提取的复合氨基酸配制的S1640细胞培养基,进行了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并与从国外进口的RPMI1640和国产1640细胞培养基作了比较.细胞遗传学指标检测的结果表明,S1640和日本、美国RPMI1640细胞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结果基本一样,而与国产干粉1640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国产干粉1640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4.
以纯化后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糖蛋白(GP)作为抗原,致敏醛化的绵羊红细胞,进行最佳反应条件优化,建立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以EBOV高免马血清、纯化的IgG和精制免疫球蛋白F(ab’)_2为待检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EBOV抗体,与马尔堡病毒、裂谷热病毒等的阳性血清均不发生反应;与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得的抗体效价增长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EBOV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方法,该方法安全、简便、快捷,为EBOV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评价提供了又一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5.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5份患出血性肠炎犬的粪便,通过猫肾细胞(F81)传代培养后,成功分离到2株病毒。对2株病毒进行病毒形态学、理化学、血凝试验、PCR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后,证实分离株是犬细小病毒,通过VP2结构蛋白测序分析表明,新分离到的2株细小病毒抗原型分别属于CPV-2a和CPV-2b。  相似文献   
66.
靶向狂犬病病毒N基因shRNA抑制狂犬病病毒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狂犬病病毒(RV)复制的干扰作用,以RVN基因为靶向目标,设计合成4对编码siRNA的DNA序列,然后分别连接到载体pRNATU6.3-Hygro上,转染BHK细胞,在潮霉素-B抗性压力下筛选出4个阳性细胞株(BHK-N1、BHK-N2、BHK-N3和BHK-N4)。用100TCID50CVS-11毒分别感染24孔板内的上述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率。接毒后48 h,在BHK-N1、BHK-N2、BHK-N3、BHK-N4细胞株中,Real-time RT-PCR检测到各细胞株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RV的增殖,其中BHK-N2、BHK-N1抑制效率高,分别为99%、67.72%,而BHK-N3、BHK-N4仅为38.59%和11.33%,抑制效果较弱;TCID50检测病毒数量比空载体表达细胞毒价分别低24、96.2、2.14和1.1倍;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株细胞中RV含量为病毒对照的31%、1%、54%、82%,即BHK-N1、BHK-N2对病毒的沉默作用较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HK-N1、BHK-N2细胞株中RV N蛋白条带明显减弱。4种检测结果均表明BHK-N1和BHK-N2能有效干扰RV的复制。本研究在细胞水平筛选出具有高效抑制RV复制的2个靶位点N-489和N-701,为RV的基因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狂犬病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狂犬病病毒基因Ⅰ型核蛋白保守区设计4条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聚合酶(Bst酶)作用下,60℃恒温1 h内完成扩增。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产物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显色反应或浊度比较进行判定。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病毒基因的的最低检出量可达到101拷贝数。该方法可用于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68.
将A/Tiger/Harbin/132/2007(H5N1)的NP基因克隆入pVAX1载体中,然后将含有NP基因的表达盒(CMV+NP+PolyA)克隆入pVAXE3的SspⅠ酶切缺失处,获得含有NP基因表达盒的穿梭载体pVAXΔE3-NP。用SalⅠ+NruⅠ分别对pVAXΔE3-NP和pPoly-2-CAV-2进行双酶切,将含有NP基因表达盒的片段定向克隆入pPoly-2-CAV-2,获得在E3区缺失处插入NP基因表达盒的重组质粒pCAV-2-NP。释放CAV-2-NP重组基因组,脂质体介导转染DK细胞,获得了能使DK细胞产生典型腺病毒样细胞病变的CAV-2-NP重组病毒。从形态学、基因组水平、NP基因的转录、NP蛋白的表达以及重组病毒的生长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AV-2-NP具有典型的CAV-2形态特征,在繁殖过程中没有对H5N1NP表达盒片段进行缺失或重排,并且能够转录H5N1NP基因的mRNA,ELISA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重组表达产物可被流感病毒NP基因单克隆抗体1G6G4所识别。  相似文献   
69.
犬瘟热病毒基因疫苗表达载体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I载体构建了犬瘟热病毒基因疫苗表达载体质粒pCIF和pCIN,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这两种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MDCK细胞,用RT-PCR法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是否表达。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质粒pCIF和pCIN已被成功构建,这两种重组质粒转染MDCK细胞72h后就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和两种目的蛋白的表达,表达的蛋白均能与抗CDV抗体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这为研究预防犬瘟热的基因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0.
表达犬瘟热病毒核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构建与包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构建表达犬瘟热病毒核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用MluⅠ和SphⅠ双酶切真核表达载体pVAXLPN,获得CDVN基因表达盒,将CDVN基因表达盒克隆入预先用SspⅠ酶切后的线性化质粒pVAXAE3中,构建含CDVN基因表达盒的转移质粒pVAX△E3LPN。用NruⅠ和SalⅠ双酶切转移质粒pVAX△E2LPN。回收E3区部分缺失的含CDVN基因表达盒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入同样酶切处理含CAV-2全基因组的质粒载体ppoly2-CAV-2中,构建E3区部分缺失的包含CDV N基因表达盒的重组质粒pCAV-2-CDVLPN。重组质粒pCAV-2-CDVLPN经AscⅠ酶切获得线性化基因组CAV-2-CDVLPN。此基因组与NruⅠ和Sal Ⅰ分别酶切CAV-2 SY基因组获得的片段混合,利用脂质体介导共转染MDCK细胞,重复转染3次后。出现典型CAV-2病变,经电镜观察和酶切鉴定,证明表达犬瘟热核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包装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