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丹  付玉嫔  杨卫  祁荣频  吴涛  徐亮  尹艾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17-3219,3230
[目的]研究氮、磷营养对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沙培盆栽试验,设置低氮、低磷、缺磷3种营养液处理水平,以平衡营养液处理为对照,研究云南松幼苗针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及其幼苗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下降;缺磷、低磷处理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尤其是缺磷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对照的2.3倍,低氮处理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以磷的缺乏时更为明显,而氮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生物量的影响则表现为,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全株干重均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显著,根冠比则不同,缺磷、低磷时根冠比高于对照,低氮处理时则低于对照。[结论]磷缺乏比氮缺乏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影响更明显,云南松幼苗对氮胁迫比对磷胁迫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5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3个大果木莲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大果木莲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7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651。在居群水平上,其PPB为44.1%;Ne为1.2704;H为0.1573;I为0.2343。通过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95,由遗传一致度进行了3个居群的UPGMA聚类。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纯栽植或与旱冬瓜混栽,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在低磷胁迫时差异不显著,缺磷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胁迫程度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增加。(2)不同栽植方式对云南松幼苗的影响表现为,磷胁迫下,随着旱冬瓜混栽比例(0、1、2株)增加,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尖数、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根冠比减少。磷胁迫可降低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但它可通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来适应磷营养的胁迫;苗期混交旱冬瓜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旱冬瓜的生长是有利的;云南松幼苗以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来适应磷胁迫下地上部分与旱冬瓜幼苗对光照和空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4.
在宁洱县对高产脂思茅松进行采穗母株促萌及不同采穗母株年龄、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穗母株最佳促萌效果是修剪时在母株上留枝长度2 cm;根外施尿精30 g/株,采穗母株穗条产量最高;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穗条生根率下降,1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73.04%,4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仅24.13%;每年最适宜的扦插时间为10、11、12月,穗条生根率高达71.5%以上。  相似文献   
55.
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特定时期土地整治项目的分布特征,可为制定下一阶段土地整治规划及优化空间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11—2015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采用变异系数法、重心模型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法,探讨了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重心转移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看,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呈下降趋势,项目绝对规模差异、相对规模差异逐步减小,呈现均衡化趋势。(2)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项目具有不同特征。区域层面上,土地整治项目集中分布在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市域层面上,项目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和宜宾市,而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分布较少。(3)重心移动轨迹中所有重心点均落在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内,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均衡性。(4)土地整治项目在县域尺度分布存在较为显著的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的东北部,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山高原生态整治区。由于受项目区社会经济、人口、地形条件和政策的影响,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时空格局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研究明确了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重心在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今后土地整治发展方向在于适时适度地开展川西南山地河谷农用地整治区、川西北高山高原生态整治区土地整治,有利于优化四川省土地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56.
农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1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绿叶蔬菜和油料等农产品中含量丰富。作为人和动物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在日常膳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新研究进展表明,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不仅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凝固、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疾病的生理功能,还具有抑制癌症、预防血管钙化、参与骨骼代谢、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急慢性肝炎等生理功能。维生素K1对碱、强酸以及紫外线照射敏感,因此对检测前处理方法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检测前处理方法有皂化法、酶解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的固相萃取法,但往往由于检测前处理基质不同,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维生素K1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大量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农产品基质中维生素K1的前处理以及检测方法,旨在比较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的优劣,为农产品中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开发、高维生素K1农产品开发与评价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今后维生素K1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研制绿色溶剂提高提取效率;(2)研制萃取材料,提高提取选择性和回收率;(3)建立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与其他营养功能成分同步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7.
生物质炭对铵根的吸附解吸影响着土壤的固氮效果,为探讨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吸附—解吸NH_4~+—N性能的影响,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淋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通过模拟培养试验,采用平衡吸附法及HCL解吸法,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茶渣生物质炭在不同添加比例(0.35%,0.70%,1.40%,2.80%)下,茶园土对NH_4~+—N吸附解吸的特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能有效增强茶园土对NH_4~+—N的吸附,并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同一生物质炭添加量下,4种生物质炭处理下茶园土对NH_4~+—N的吸附量大小表现为BC400BC300BC500BC600。生物质炭的CEC含量是影响土壤吸附NH_4~+—N能力的主要因素。土壤对NH_4~+—N的吸附过程均以Langmuir方程拟合达到显著水平(0.953 7R~20.995 5),以单层吸附为主。施用生物质炭后,土壤产生了解吸滞后,有效降低了茶园土对NH_4~+—N的解吸率,BC400的解吸率最低。茶渣生物质炭能够增强土壤对NH_4~+—N的吸附,降低对NH_4~+—N的解吸,有利于提高土壤对氮素的吸持能力,其中BC400,2.80%处理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8.
高△3-蒈烯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高△3-蒈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3-蕾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节油中△3-蒈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8个,较对照△3-蒈烯含量平均提高了419.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闯△3-蒈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3-蒈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1个高△3-蒈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平均产脂力约为普通思茅松的2.7倍,△3-蒈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415.7%.  相似文献   
59.
水曲柳苗木抗寒性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5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展了有机肥、化控物质处理及密度试验对水曲柳一年生幼苗生长和抗寒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猪粪作底肥,能明显促进苗木的生长,并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束缚水指标;化控物质中以生物助长剂浸根、ABT浸根和GA 多效丰产灵茎叶喷施对苗木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束缚水指标仅次于施肥苗;三种密度的增大,其顶芽、地径随着增大。  相似文献   
60.
高β-蒎烯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高β-蒎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40个5年生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β-蒎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个无性系的松节油中B.蒎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0个,较对照β-蒎烯含量平均提高18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陛系间β-蒎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β-蒎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0个高β-蒎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