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64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57篇
  138篇
综合类   43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62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造林技术于冻结滞水理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树木根系发育分布与冻结滞水的相关性,为防治荒漠,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理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和高秆造林树木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20 cm~75 cm深度内,即冻结滞水富水带内,含水量达40%~50%,春季冻融水满足苗木生根成活的要求.80 cm~160 cm深度分贫水带,含水量〉5%,高杆造林树木根系极少.到160 cm~200 cm含水量增加,发育,第二层根系。冻结滞水资源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生存繁的重要水资源。  相似文献   
92.
临桃一号由北京二号(又名京早二号,大久保×阿木斯丁)芽变选育而来,是一个集极早熟与优质于一体的鲜食桃新品种。2006年3月22日通过山西省农  相似文献   
93.
<正>1矮化栽培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矮化砧木(如M9、M26等)苗都有早果习性,尤其是M9T337自根砧苗。同一品种成花效果相比较,自根砧苗木好于中间砧(相同矮化砧木)苗木,中间砧苗木好于乔化砧苗木。自根砧矮化苗木即茎源根系矮砧苗木,就  相似文献   
94.
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枝条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番红-固绿染色法并结合使用显微镜和游标卡尺,分别对8种不同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枝条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系,髓部面积与树体的生长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5.
基于土柱实验,对有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氮素去除和作物生长状况开展实验研究,探讨在灌溉原污水中添加有机碳对该系统去除氮素和作物生长状况产生的影响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原污水中有机碳含量的逐渐增加,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下排的水量有所增大,排水中的氮素(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淋溶量和化学需氧量有所增加,而作物的干物质量和吸氮量则明显下降;增加灌溉原污水中的有机碳含量,会影响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去除氮素的效果和作物生长条件,在增加基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除氮量同时,造成作物生长水土环境的改变,导致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6.
南方地区冷浸田土壤线虫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方地区冷浸田土壤线虫分布状况,2011—2012年期间,对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和贵州8个省份的冷浸田进行土壤线虫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省份中,共鉴定出2纲8目24科55属,其中潜根属(Hirschmanniella)和丝尾垫刃属(Filenchus)为优势属,两者占线虫总数的46.36%,丝尾垫刃属、潜根属、头叶属(Cephalobus)、滑刃属(Aphelenchoides)在我国南方8省份的冷浸田均有分布。冷浸田线虫密度为非冷浸田的48.04%,冷浸田线虫密度范围为72~735条/100 g干土。冷浸田土壤线虫数量分布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因素影响,潜根属与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
接种蚯蚓对潮土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恒温(20℃)培养,间歇破坏性采样(于培养后第2、6、13、20、27、41、55天采样)的条件下,研究蚯蚓活动对土壤中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1)对照处理-不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S);(2)仅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处理(E);(3)不接种蚯蚓仅添加秸秆处理(O);(4)接种蚯蚓并添加秸秆处理(0E)。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期中,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较同期对照处理(S)高出0.54-5.71倍和0.04-2.01倍;接种蚯蚓添加秸秆处理(OE)的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较同期仅添加秸秆处理(0)增高了0.42-7.26倍,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否添加秸秆,接种蚯蚓处理(E,OE)的土壤矿质氮水平均较相应的对照处理(S,O)有显著提高(P〈0.05),到培养55d时,分别增加了1.93倍和2.36倍。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秸秆后,无论是否接种蚯蚓,土壤累积矿化速率均为负值,表现为对土壤矿质氮的净固定,而从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变化来看,前期的各个时间段中主要表现为矿质氮的净固定,后期逐渐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矿化。此外,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全氮含量除了培养2d外,其他培养时期均与对照处理(S)有显著差异(P〈0.05),到培养55d时,其全氮含量较同期对照处理(S)增高了6.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仅接种蚯蚓处理(E)中,培养前后蚯蚓鲜重的减少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一元线性方程将蚯蚓损失的鲜重换算为蚯蚓体损失的氮量后发现,在整个培养期中蚯蚓体本身排泄的氮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增加量的百分比为42%-100%。  相似文献   
98.
参与碳氮磷转化的水解酶对不同施肥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土壤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在红壤中添加牛粪有机肥、化肥进行90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动态分析5、30和90d参与碳氮磷转化的土壤水解酶(α-1,4-葡萄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在30 d后,化肥处理的总酶活性显著下降,对应的参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有机肥处理的总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其α-1,4-葡萄糖苷酶显著增加,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参与碳转化的4种水解酶中,只有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对施肥的响应较强,且施加有机肥增加其活性而无机肥则降低其活性;对于参与氮转化的水解酶而言,化肥明显抑制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而有机肥增加了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受到有机肥的抑制作用,而对化肥的响应总体不明显。不同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有明显差异,NMDS分析表明,α-1,4-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响应最明显,其次为磷酸酶与木聚糖酶;相关和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 H、可溶性有机碳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一定程度说明了不同肥料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水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
醇溶蛋白是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重要组分,其组成与含量对小麦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利用PCR从普通小麦基因组BAC文库中筛选含有α/β-醇溶蛋白基因序列BAC克隆的方法,并获得9个不同的含有α/β-醇溶蛋白基因的BAC克隆。从其中鉴定出17个α/β-醇溶蛋白基因,其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52~957 bp。12个序列在编码区内存在提前终止密码子,推测为假基因。其他5个成员(Gli-Xy54-1、Gli-Xy54-2、Gli-Xy54-3、Gli-Xy54-7和Gli-Xy54-13)分别编码291、310、311、287和317个氨基酸残基,都具有α/β-醇溶蛋白一级结构的典型特征。根据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乳糜泻病诱发因子的分布情况及多聚谷氨酰胺重复区的长度差异,推测Gli-Xy54-7可能定位于6A染色体,Gli-Xy54-2、Gli-Xy54-3和Gli-Xy54-13可能定位于6B染色体,Gli-Xy54-1可能定位于6D染色体。基因聚类分析支持了上述推论。这是第一次从普通小麦中筛选到包含α/β-醇溶蛋白基因的BAC克隆,并从中得到目标基因全长,对进一步研究普通小麦基因组中α/β-醇溶蛋白编码基因的组成、表达与功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山地果园拆装单向牵引式双轨运输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现有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无法搬移、户外施工难度大、批量生产困难和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山地果园拆装单向牵引式双轨运输机,分析该机的总体结构及绳径选择、轨道最小倾角、轨道最长长度、轨道最小转弯半径和断绳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样机运载试验。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运输机钢丝绳直径为7.7mm,轨道最小倾角为5.7°,轨道最长长度为170m,轨道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7m,最小垂直转弯半径为2m。运载试验结果显示:运输机上行平均速度为0.51m/s,下行平均速度为0.54m/s,平均能耗为1.235kW·h,使用有效度为100%。这表明该运输机可适用于山地果园运送肥料和果品等,亦可搭载喷雾机或果枝修剪机械等进行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