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本研究中分别对来自西宁动物园的21种观赏动物,乌兰县的16头牦牛和42只山羊,用免疫荧光法(IFT)进行了隐孢子虫卵囊的调查。用套式PCR进行种和基因型的检测,并且用18SrRNA进行序列分析。用IFT分别在西宁动物园的17个观赏动物,乌兰县的2头牦牛和15只山羊中发现了隐孢子虫的卵囊。对IFT阳性样品进行PCR扩增,其中10份为PCR阳性。并且用黑豹(Panthera pardus)、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蛮羊(Ammotragus lervia),羚牛(Budorcastaxicolor),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和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等动物隐孢子虫卵囊的PCR序列分析结果跟与微小隐孢子虫鼠基因型进行了比较。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青海省野生动物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且首次在北山羊上分离得到的隐孢子虫中发现了鹿源基因型,类似C.bovis基因型,以及在山羊和野牦牛上发现了新的Cryptosporidium spp。  相似文献   
32.
将青海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QHZK株的E0基因亚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32(α),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 (α)-E0,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的蛋白用His-Band镍柱进行亲合层析纯化,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E0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44ku,与预计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BVDV标准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BVDV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P和K元素浓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的环境条件,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解析了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籽粒C、N、P和K元素浓度及计量化学比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会降低大豆籽粒中C元素和P元素浓度,但增加了N元素和K元素浓度,3个品种大豆籽粒中C、P元素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1.51%和10.7%;N、K元素平均浓度则分别升高了37.8%和11.0%。虽然大豆籽粒C、N、P和K元素浓度存在品种间差异(P<0.05),但臭氧与品种交互作用对4种元素的积累影响不显著(P>0.05)。臭氧浓度升高还会改变大豆籽粒中C、N、P和K元素化学计量比,如提高C/N和C/K,降低C/P和N/P,同时提高P/K,这表明臭氧浓度升高降低了N和K的元素利用效率,而且大豆对N元素的积累和利用可能受到P元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4.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生防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BRF-1和枯草芽孢杆菌BRF-2不同稀释倍数的代谢产物抑制黄瓜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两菌株代谢产物稀释5倍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两菌株代谢产物在稀释2倍和5倍时,对2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40%-80%之间,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盆栽试验表明,BRF-1和BRF-2生防细菌菌悬液及其无菌代谢物对黄瓜和番茄枯萎病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中专生学习现状和数学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专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淡漠、缺乏自信、习惯不良,学习效率低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数学交流渠道。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象,提高中职数学的有效性,优化中职数学教学,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对青海省乐都区自然青贮玉米开窖后饲料中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本试验是从开窖开始至当年青贮玉米饲料饲喂结束共计285d。检测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饲料在开窖后的100d内pH值≤4.01,在100~255d pH值≤4.53,255~285d上升幅度较快达到4.92;在开窖后的第30d(8.67×10~5个·g-1)乳酸菌的数量最多,之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数量呈波浪式的波动,总体呈减少的趋势;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在开窖后的第255d(8.17×10~6个·g-1)最高,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好氧细菌的数量在开窖后的第285d(1.44×10~7个·g-1)最高,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也是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利用PCR技术,从D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株(C60-2)染色体DNA中扩增出ε毒素基因。该基因产物大小为906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GenBank报道的产气荚膜梭菌参考菌株ε毒素基因序列同源性大于99%。将扩增的ε毒素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32a-ETX,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为54 ku的特异条带;经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ε毒素能与抗天然ε毒素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ε毒素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表达的ε毒素蛋白用0.4%的甲醛溶液制成类毒素疫苗,免疫小鼠后,具有一定的保护力,这表明该重组菌株有望成为产气荚膜梭菌基因工程类毒素疫苗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8.
文中首先辨析"可持续"和"可持续发展"2个不同概念; 提出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概念, 认为生态需求分为公共生态需求和私人生态需求, 生态供给分为公共生态供给和私人生态供给; 分析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变动规律, 认为其各自分别有量的变动以及生态需求或供给的变动2种情况; 讨论了生态供求平衡的规律, 包括生态供求变化的基本趋势和生态供求平衡的调整; 最后指出:1)满足私人生态需求必须依靠以私人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市场调节机制, 满足公共生态需求则必须依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私人投入为辅来实现; 2)增加生态供给有外延扩张和内涵扩展2种形式, 努力提高生态经济产品的价值内涵是扩大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9.
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截留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析了农田生态沟渠和自然沟渠水体中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溶解性总磷和总磷浓度沿程变化以及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效应。设置盘培多花黑麦草的生态沟渠与自然沟渠相比,对水稻田面源污染物中的氨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都有着较强的降解能力。靠近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降解幅度较大,而远离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沿程降解变化相对较平缓。  相似文献   
40.
生殖生长期源库改变对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王光华  刘晓冰 《大豆科学》1999,18(3):236-241
利用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在R1和R5期,通过去叶或去英,研究源库改变对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1期和R5期去叶1/3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然而,R1期全去叶,减少了单株英数,产量降低,但对品质影响不明显;R5期全去叶,降低了每英粒数和百粒重,有利于蛋白质积累,而不利于脂肪积累,产量降低,R5期去英1/3增加了单英粒数和百粒重,产量略有提高,脂肪积累增多,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