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在江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共18个县(市)安装了小麦赤霉病预报器,在周边设置未防治麦田进行赤霉病调查,并与预警软件平台预测结果相比较,评价小麦赤霉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该系统预测的准确性达71.8%。结合陕西省植保总站、西安市植保站、渭南华州区植保站、商洛洛南县植保站、安徽凤台县植保站2016年-2018年对该系统的评价结果,证实该系统预测准确性较高,系统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23.
在河北省葡萄主产区怀来县和昌黎县,通过现场调查和田间试验,分析葡萄园施肥现状,明确葡萄园合理施肥量,估算河北省葡萄种植的节肥与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葡萄主产区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均超标,N高出标准42.27%~182.86%,P_2O_5高出标准50.66%~112.45%,K_2O高出标准48.57%~80.80%;养分投入比例不协调,相对氮素而言,钾素投入明显偏低;施肥方式欠合理,90%以上为浅穴或浅沟(5~10 cm)追肥。优化施肥处理的鲜食、酿酒葡萄分别比传统施肥增产13.6%、20.9%,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养分累积量随施肥量增加而上升,与传统施肥相比,鲜食、酿酒葡萄优化施肥处理0~60 cm土层中硝态氮累积量分别降低26.79%、28.31%,速效磷分别降低11.67%、11.64%,速效钾分别降低21.60%、10.44%;氮平衡率传统施肥为243.85%,优化施肥为119.84%,传统施肥氮素盈余量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处理。采用优化施肥量,估算出河北省可节省尿素5.98万t、磷酸二铵4.19万t、硫酸钾4.93万t;同时生产肥料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也大幅度降低。河北省葡萄主产区生产过程中肥料不合理施用是制约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问题,通过合理施肥实现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4.
设施甜樱桃属于高效产业,不仅具有提早成熟、防止裂果、产量提高的优点,还能延长供应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在甜樱桃设施栽培中,温、湿度调控的正确与否对甜樱桃设施栽培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根据甜樱桃的生长发育特点,确立不同生育期的温、湿度管理标准及其调控措施,为设施内温、湿度调控技术的发展奠定相关技术基础,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肠道组织学变化,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耐受性。以初始体重为(6.20±0.01)g的大口黑鲈为靶动物,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D0组,作为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和1 500 mg/kg(D1500组)的BHA,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最高推荐剂量(150 mg/kg)的2和10倍,进行为期10周的饲喂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4组中以D150组的生长性能最好,其余各组的终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150和D300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和D1500组(P0.05)。D1500组血浆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D300组无显著差异(P0.05)。D150和D300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0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 500 mg/kg BHA可以显著提高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饲料中添加150、300、1 500 mg/kg BHA均显著降低了血浆、心脏和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对照、D150和D1500组大口黑鲈的肝脏、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D150和D1500组的损伤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0 mg/kg BHA对大口黑鲈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促进作用和抗氧化保护功能,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安全系数为10倍。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蛋白质源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设计草鱼和花鲈饲料各3种,分别等氮等能。3种草鱼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CI-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80%鱼粉的CI-PPB80组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CI-PPB100组。3种花鲈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LJ-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鱼粉的LJ-PPB50组和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LJ-PPB100组。草鱼初始体重为(153.40±0.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花鲈初始体重为(12.97±0.03)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饲喂8周后,检测2种试验鱼的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鱼片质构特性、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I-FM组相比,CI-PPB100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花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LJ-PPB50组显著高于LJ-PPB100组(P0.05)。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生物胺前体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花鲈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胺前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2种试验鱼肌肉中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成分。2种试验鱼生、熟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草鱼的CI-FM组和花鲈的LJ-FM组生鱼片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回弹力及剪切力均分别显著高于同鱼种的其他2组(P0.05)。对于熟鱼片,草鱼的CI-PPB80组内聚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鲈的LJ-PPB100组硬度及黏附性显著高于LJ-FM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结果,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降低了草鱼和花鲈鱼体脂肪的蓄积,对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造成影响,使花鲈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生物胺前体含量升高,货架期缩短;高植物蛋白质源饲料使得草鱼和花鲈的肉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高鱼粉饲料可以保证2种试验鱼有较高的肉质。  相似文献   
27.
农业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指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发展要求,结合评估工作实践,对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价若干指标进行了探讨、分析和研究;通过农业和农机项目评估的实际操作,重点研究了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的方法、指标和权重等内容。这对于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及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投喂作为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饵料的投喂量直接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和养殖成本。然而,目前的投喂方法包括人工投喂和机器定时定量投喂,大多依靠人工经验,很难实现精准投喂。本文基于改进的ResNet34识别鱼群不同的饱腹程度。根据鱼群在不同饱腹阶段表现的摄食行为创建了含有5种不同饱腹程度的数据集,并采用数据增强操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在原始模型ResNet34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使用坐标注意力机制,使模型在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专注于更大区域范围。并且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方式来代替传统卷积,减少模型参数量。为了评估改进的有效性,分析了改进后的模型在鱼群饱腹程度数据集上的性能,并将其与原模型ResNet34、AlexNet、VGG16、MobileNet-v2、GoogLeNet等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进行比较。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原模型参数量减少46.7%,准确率达到93.4%,相较于原模型提升3.4个百分点,同时改进后的模型在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等方面也都优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综上所述,本模型实现了性能与参数量之间的良好平衡,为后续模型在实际养殖环境中的部署并指导养殖户改善和制定投喂策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9.
利用分子标记法对吉林省稻区的87份稻瘟病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7份菌株根据带型相似度>85%的标准可划分为11个遗传宗谱;吉林省的水稻主栽品种在遗传背景上与JL01和JL04 2个优势稻瘟病菌宗谱具有相似的共进化的同源宗亲关系,这是导致品种的抗性水平不高、抗病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高产玉米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