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5篇
  27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相比较其他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并拥有全面分析复杂核苷酸群体的功能,本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进境澳大利亚4批次小麦种子和筛下物上的病原真菌进行检测,通过基因组DNA提取、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到分类OTU共622个,基于不同分类水平,分属于5个门、64个目、201个属。检测显示,种子与筛下物携带的病原真菌的种类和比例有较大差异,并且筛下物携带的病原真菌数量和种类远多于种子携带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82.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中,贸易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由于产业自身受到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市场供需、进出口价格、投入产出和利润等因素,如何提升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效益,成为当前首要待解决问题之一。本文就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探究,从政策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求为玉米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饲料调质器中物料的运动规律和黏结状态,基于CFD-DEM耦合的方法对调质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和作业参数优化。耦合模型建立方法:采用Pro/E三维软件建立调质器结构模型;利用Gambit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利用Fluent中的RNG k-ε湍流模型作为流体模型;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中的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建立饲料原料湿黏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边界参数和耦合参数等设定。以桨叶安装角、调质轴转速、填充率为试验因素,以调质器出料量为评价指标,按照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对调质器作业评价指标影响的数学模型,对调质器模型作业参数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调质器出料量的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充率、调质轴转速、桨叶安装角;最佳作业参数组合方案为:桨叶安装角38.49°、调质轴转速182.2r/min、填充率58.4%,此时调质器出料量较高,生产率为13.1g/s。  相似文献   
84.
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鲟鱼饵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良好的人工饵料取代生物饵料,可以降低鲟鱼的饲养成本。试验对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鲟鱼饵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加工鲟鱼饵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雅欣  王红英 《饲料工业》2005,26(21):37-4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spectroscopy,简称NIRS)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成分分析技术。该技术首先由美国农业部(USDA)的Norris开发,最早用于谷物中水分、蛋白质的测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  相似文献   
86.
【目的】甘肃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甘肃地区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整体降雨量较低且缺乏灌溉水源,甘肃引黄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尖锐,枯水年份在玉米用水高峰时间段的供水总量严重不足,做好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工作刻不容缓。【方法】课题组简要阐述了甘肃引黄灌区玉米灌溉制度优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甘肃引黄灌区玉米灌溉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玉米生育期不同阶段的需水情况和灌溉水量阶段分配次序。【结果】得出并汇总了甘肃引黄灌区玉米各剩余阶段敏感指数和甘肃引黄灌区主要作物适合的净灌水定额,同时总结了当前甘肃引黄灌区玉米灌溉制度存在灌溉制度不够科学、灌溉设施存在问题等弊端。【结论】灌溉制度的优化对于甘肃引黄灌区玉米种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所在。据此提出了甘肃引黄灌区灌溉制度的发展趋势与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甘肃引黄灌区玉米种植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7.
为提升农田灌溉的效率与水平,辅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笔者研发生产了一套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是针对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配水特点与情况所研制的集自动控制、视频监视、信息采集、网络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测控一体化闸门通过分布在圆筒内的流速传感器,确定计量箱内流速分布的形态,能够保证计量的精确度,利用传感器对各类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具备数据存储的功能,便于后续人员管理应用与查询,为用水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可以实现渠道的安全输水,构建成水资源的监控平台,增强远程操作与远程控制效果,达到合理调度与无人值守的分配目标。流量计算精度、算法效率、水力性能与控制模型等都会影响到调控技术,因此,应进一步研究与分析相关技术、方法、软件与设备,优化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8.
为实现小批量颗粒饲料生产,设计一种小型可调间隙饲料制粒机,包括环模及配套部件、压辊及配套部件、传动机构等。该制粒机特征为:压辊调节部件位于制粒机外部,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时调节模辊间隙,保证颗粒饲料的连续生产。同时设计了与该制粒机配套的控制系统。基于弹塑性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内置的Drucker-Prager Cap本构模型对制粒机模辊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辊间隙的设置应与物料的摩擦因数相匹配,适当提高物料的摩擦因数能够避免物料内部滑移耗能,有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制造样机并进行了生产试验,以某配方乳猪料为原料,进行制粒机作业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制粒机生产的颗粒饲料成品含水率为13.53%,直径为3 mm,颗粒含粉率为3.27%,颗粒耐久度(PDI)为94.34%,颗粒硬度为176.03 N,生产率约为42 kg/h,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小批量颗粒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比热、导热率和导温系数是鱼饲料重要的热特性参数,其在干燥及冷却工艺参数的调整、饲料湿热传递仿真模拟研究中均有重要应用。为了探究鱼饲料的热特性,同时探究反演算法求解饲料热特性的适应性,该研究以草鱼(成鱼)膨化饲料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伴随方程法的反演模型;利用自行搭建的热传导试验装置并配合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0.1 ℃),以获得饲料试样的温度分布规律;利用此数据可反演计算含水率为11%~17%的饲料在20~80 ℃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导热率和导温系数。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热特性分析仪分别测量饲料的比热和导热率,并计算导温系数,将此作为实测值;将反演算法所得值作为计算值。对二者进行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0,说明比热和导热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较小,结果表明基于反演算法的鱼膨化饲料热特性参数测定方法是可行的。同时,结果表明,草鱼膨化饲料在11%~17%含水率和20~80 ℃温度范围内的比热为1.710~1.840 kJ/(kg?℃)。饲料比热随温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当含水率由11%增大至17%时,饲料的比热显著增加(P<0.05),且呈线性规律。饲料的导热率为0.086~0.148 W/(m?K),当温度由20 ℃增大至80 ℃时,草鱼膨化饲料导热率显著增大(P<0.05);含水率对其影响同样显著(P<0.05)。饲料的导温系数为5.701~10.003 m2/s,且受温度和含水率的影响均显著(P<0.05)。研究可为鱼饲料热特性参数的测定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基于知识蒸馏的叠层笼养蛋鸡行为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叠层笼养环境下蛋鸡行为的识别检测,构建了一种基于多教师模型融合的知识蒸馏蛋鸡行为识别模型,用多个教师模型融合指导学生网络训练。对基于Faster R-CNN框架的蛋鸡行为识别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进行知识蒸馏,以结构较复杂的ResNeXt、Res2Net和HRNet网络为教师网络,以结构较简单的ResNet 34网络为学生网络,通过知识蒸馏训练蛋鸡行为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特征提取网络经过知识蒸馏后,蛋鸡行为识别模型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与特征提取网络未经过知识蒸馏的识别模型相比,模型准确率、平均精确度、召回率分别从93.6%、78.7%、86.2%提升至96.6%、89.9%、94.6%;学生模型经过知识蒸馏后基本达到了教师模型的性能水平,而模型参数量和模型计算量比教师模型降低了32%和33%,模型推理时间降低了66%。本研究提出的知识蒸馏模型通过较简单的网络结构获得了高精度的识别模型,为蛋鸡行为识别模型在小型嵌入式设备的部署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