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以番茄器官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建立了北方日光温室长季节番茄茎节生长模拟模型,它是建立番茄叶片和果实生长模拟模型的基础。供试番茄品种为“卡鲁索”和“卡特琳娜”。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如节点最大出现速率等,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茎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0.7%~9%。用散点图法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964,截距为-8.8,每平方米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低8.8个茎节。表明模型模拟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日光温室内太阳辐射估算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日光温室内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量是作物光合和蒸腾模拟模型的重要参数,也是研究温室内墙体能量收支平衡方程的重要因子。该文研究了温室围护结构对太阳辐射的遮蔽,建立了可蔽视角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晴天温室内任一位置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总辐射,并以辽沈Ⅱ型日光温室为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造成模拟误差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模拟的散射辐射和总辐射的日变化与实测值趋势较为一致,模拟值要略高于实测值,平均偏高6.4%和8.8%,误差的可能来源有大气透明系数、棚膜透光率的估算误差、承重骨架的遮蔽及人为观测的误差。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内不同位置作物光合蒸腾模拟、群体光分布模拟、围护结构能量平衡等模拟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东北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9年沈阳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及相关数据资料,通过Matlab软件中的cftool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拟模型,并提出了相对叶面积指数( RLAI)和相对积温(RDD)的概念.用2008年吉林和2010年沈阳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检验,标准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以及决定系数r2(determinants of coefficient)分别在0.21和0.98左右,在误差范围内;总体看,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也可用于作物生长、产量模拟以及对作物的生长监测和遥感估产.  相似文献   
24.
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选择典型节能型日光温室,通过张挂遮阳网建立低温寡照环境,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季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寡照处理下番茄生长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胞间CO2浓度与对照比较变化不明显;在最低温度2~3℃,透光率51.96%条件下,低温寡照2d,对温室番茄影响较小,可迅速恢复至对照水平;低温寡照3d,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依然可恢复;低温寡照4d,影响较大,即使置于良好环境,依然恢复不明显;低温寡照5d,严重影响温室蔬菜生产,置于良好条件依然恢复性差,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5.
日光温室内传热筒与空气间的换热量及对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热风炉加热期间日光温室内的热量分布规律,根据传热学原理,分析了日光温室加温期间热风炉传热筒与空气间的热量交换量。结果表明,距离炉体越远,日光温室传热筒外壁温度越低,并对筒外壁的递减趋势进行模拟。筒外壁与温室空气间的自然对流换热量和塑料筒放热孔与室内空气的换热量相当。塑料筒上放热孔的数量越多,其与温室空气的换热量也越大。热风炉的位置对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热风炉所在一侧的气温要明显高于远离热风炉一侧的气温,在同一剖面内,夜间加温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呈现出上部气温高于下部气温,1 m以下南侧气温高于北侧气温的趋势,1 m以上有相反的趋势。通过研究,为日光温室热风炉科学合理地安装与配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6.
日光温室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日光温室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呈对数曲线关系;光补偿点随CO2浓度增高而降低;光合量子效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高;PAR低于300μmol/(m2.s)时,叶温为15~20℃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20℃以上的净光合速率,反之,叶温超过20℃有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成熟叶的光合生理功能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27.
黄淮平原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黄淮平原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而该区又是中国遭受霜冻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霜冻害造成该区小麦产量减少,影响着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研究霜冻害在黄淮平原的时空分布特点,为小麦的种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选取小麦拔节期后日最低温度及距拔节期天数为指标,构造霜冻害灾度函数,利用该函数得到各个地区的冬小麦霜冻害灾度值,根据灾度值进行霜冻害的等级划分,计算各级霜冻害的发生频率,运用GIS得到霜冻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各级霜冻害的发生频率随年代呈减少趋势,轻霜冻害发生最为频繁,在各个年代频率值都在15%左右,重霜冻害次之发生频率约为6%左右,中霜冻害最轻;在空间上,该区的霜冻害多发地区以河南省和山东省霜冻害发生最为频繁且受灾较严重,其发生频率可达30%以上,最高可达70%。总体上北部地区霜冻害的发生频率高于南部地区。通过对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分析,为该区冬小麦霜冻害的防灾减灾以及冬小麦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西北地区2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其农业气候生产潜力,通过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50a来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8℃·10a-1(P<0.01),增温极显著,1987年气温发生突变;(2)50a来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空间分布差异大,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地区占82.6%;(3)辽西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相似,其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区域占全区的43.5%;(4)气温和降水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作用明显,并以降水的影响为主。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变化,可以解释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95%以上,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长最有利,冷干型气候对作物生长最不利;(5)50a来,粮食产量与气候生产潜力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两者的波动特点相似,其气候利用率逐年代增加,研究区未来仍存在作物可能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29.
(一)春季黄鳝养殖要点1.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火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其次,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再次,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种植上水生植物如芋头、  相似文献   
30.
农用塑料薄膜光质辐射透过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和了解农用塑料薄膜的光辐射透过性能,该文采用VARIAN Cary-50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和岛津FT-IR 8700 远红外光谱仪,分别扫描分析材料,得到针对不同光质波段的透过率,结果表明:①紫外区段,聚氯乙烯(PVC)通透能力最低,聚乙烯(PE)较高,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次之;②PAR区段中,该文根据扫描结果分析计算各波段的透过面积比发现,PVC在蓝光区较为充沛,PE在黄绿光区最为丰富,红光和远红光通过计算R/FR值得出,新膜R/FR值较一致,但是百天后PVC膜下降幅度最大达到0.076,PE和EVA下降值都在0.050。③远红外光区PVC膜拥有优异的阻隔能力,PE次之,EVA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