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钾是茶树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钾在茶树体内的生理功能、茶树缺钾与营养诊断、钾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茶园土壤中的钾概况及茶园钾肥的施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茶树钾素营养研究进展,并建议今后应加强施用钾肥后土壤钾库的动态变化、钾与中微量元素配施效果以及如何合理施用钾肥以提高钾肥利用率,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海南典型4类胶园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与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胶园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方程都很吻合,其相关系数为0.9480**~0.9999**;胶园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在555~909 mg/kg之间,磷的吸附强度因子(K)差异很大,在0.09~1.71之间.当加入磷浓度较低时,土壤磷解吸量较少且土壤间差异小;当加入磷溶液浓度大于30mg/kg时,磷解吸量开始明显增大,土壤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富硒杂交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对海南杂交晚稻品种(主栽品种和一些即将推广试种的品种共63个)和早稻品种(主栽品种共12个)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晚稻和早稻品种的糙米、精米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4~5倍,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以精米的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0.1~0.3 mg/kg)作为富硒品种筛选指标,富硒晚稻品种主要有谷丰优8312、博Ⅱ优510、南丰优61208、捷丰优629、京5优182、热香1号、南丰优/6256和博Ⅱ优629;富硒早稻品种主要有红泰优996、Ⅱ优128、丛优629、Ⅱ优202和特优57353。  相似文献   
14.
蔬菜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用氮肥非常普遍,引起水体或大气污染。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减氮对线椒产量和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同时结合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研究了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以农民习惯施氮肥450 kg/hm^2为对照,减氮30%后线椒产量略增加,但差异不显著。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线椒整个生育期果实、茎和叶的氮素总累积量几乎相等,农民习惯施氮肥较多,主要增加了土壤中的0~40cm残留量和表观损失量,大量残留的氮可能在线椒收获后被雨水淋失,环境风险大。氮肥利用率无论通过差值法还是15N示踪法计算,都是减氮30%处理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因此目前海南线椒生产中,相比农民习惯施氮肥450 kg/hm^2减少30%氮肥施用非常必要,既不会影响产量,还可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早稻品种对喷硒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海南省主栽的12个早稻品种对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硒分别提高糙米和精米平均硒含量43%和3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喷硒的响应不同,与对照相比,喷硒显著提高丛优629和特优5735的糙米硒含量,因此,在海南低硒地区可选择种植这两个水稻品种生产富硒大米。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烟区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辐射危害人类健康,是造成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重要诱因。与所有的食品相比较,烟叶中的天然^238U、^232Th、^226Ra和^137Cs等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而引起对人体的危害。因此,有效降低烟叶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对于保护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橡胶园土壤中无机氮形态和含量呈现季节性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用量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早期施肥后橡胶园土壤中氮素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土壤中矿质氮素的运移特点有所不同,但均以垂直运移为主;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在不同层次的水平迁移主要在30 cm以内;各施肥处理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均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铵态氮主要迁移至40~60 cm深度,常规施肥、减量20%处理铵态氮含量分别达到209.43 mg/kg、133.32 mg/kg;硝态氮主要迁移至20~40 cm深度,常规施肥和减量20%硝态氮含量分别为127.21 mg/kg和114.29 mg/kg;不同施肥处理无机氮向下的迁移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减量40%施肥的无机氮在深层土壤中低于常规施肥和减量20%施肥处理,进一步减少了无机氮的向下淋溶损失;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矿质氮的主要形式为铵态氮,施肥增加了硝态氮的占比,这可能与氮肥输入以及土壤pH有关。  相似文献   
18.
硒对不同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硒对海南省50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值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即低浓度硒(0.2mg/kg)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变弱,且当浓度为12mg/kg时,外源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四项指标。最长根长随着外界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据在浓度为5mg/kg硒作用下发芽率,发芽势,最长根长,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的胁迫指数,将50个杂交水稻品种分为三大类:耐受型(3个品种)、中间型(24个品种)和敏感型(23个品种)。与中间型和抑制型品种相比,耐受型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外界硒作用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幼苗最长苗长、根长和苗重所受该浓度硒抑制作用较小;抑制型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的外源硒作用下开始受到轻微的抑制作用,且与耐受型和中间型品种相比,幼苗最长苗长、苗鲜重、最长根长也受到最大强度的抑制作用;中间型品种五项发芽指标指数居于耐受型和抑制型品种之间。耐受型中的品种捷丰优629在浓度为5mg/kg硒处理下,与其它参试品种相比,呈现出最强的耐硒性,且在外界硒胁迫作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海南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上高钾与高铝共存对不同镁肥淋洗的影响,可为该缺镁土壤上合理施用镁肥提供理论依据。采集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设置四个处理:不加钾铝(-K-Al)、高钾(+K)、高铝(+Al)、高钾高铝共存(+K+Al),通过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5种镁肥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第1次淋溶液中镁浓度最大(125.47~898.81 mg/kg),第2次骤降(8.79~151.57 mg/kg),第3次再骤降(0.51~29.28 mg/kg),往后第4~11次趋于平稳(0.25~9.41 mg/kg),施用镁肥的淋溶液中镁浓度均比CK的高,其中一水硫酸镁的最高(898.81 mg/kg),而白云石的最低(212.50 mg/kg)。+K+Al处理的淋溶液中镁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的,镁累积淋失量几乎都是+K+Al >+Al >+K > -K-Al,不同种类镁肥的镁累积淋失量在18.76~141.25mg,+K+Al处理下镁累积淋失量由高到低顺序为:一水硫酸镁>钙镁磷肥>纳米氢氧化镁>氧化镁>白云石,镁淋失率最低的是白云石(8.30%),最高是一水硫酸镁(81.70%)。11次淋洗结束,0~20 cm土层中与CK相比,除一水硫酸镁外,施用镁肥都提高土壤pH,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几乎都是+K+Al <+Al<+K< -K-Al,同一处理中CK与一水硫酸镁、白云石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几乎都没有显著差异,而且都显著低于氢氧化镁、氧化镁、钙镁磷肥。综上所述,施用镁肥后注意水分管理防止镁被大量淋洗;+Al对镁淋洗的影响大于+K,且+K+Al对镁淋洗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海南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上易淋洗的一水硫酸镁不宜作为基肥施用,尤其在钾铝共存条件下应少量多次施用,可选择镁肥淋失率较低的白云石做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