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39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马铃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综述了马铃薯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包括马铃薯对钾的吸收特点、马铃薯钾素营养特性,以及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以期为马铃薯钾素营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
重庆市主要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的主要食用菌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铅〉镉〉汞〉砷,均低于国家食用菌卫生限量标准GB7096-2003,说明重庆市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有12%样品的铅含量和19%样品的汞含量超过国标。食用菌品种不同,其重金属的含量差异很大,铅、镉、汞、砷的平均累积量依次为:蘑菇〉鸡腿菇〉香菇〉姬菇〉平菇〉金针菇.大部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此外,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主城区〉远郊区≈近郊区的趋势,这种现象可能与栽培环境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极大,说明环境条件、品种和栽培技术影响重金属在食用菌中的累积。采用优良品种,选择安全的生产环境,改革栽培技术可能降低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63.
低聚木糖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7日龄左右的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要求胎次、体重相近或相同,遗传组成基本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其中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2、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和10 g·d-1.头-1的低聚木糖。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5 g·d-1.头-1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10 g·d-1.头-1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可以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5 g·d-1.头-1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对犊牛其他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4.
【目的】明确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为农药、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自主分离的撕裂蜡孔菌HG2011新菌株为供试菌,采用Bonnet液体培养基制备撕裂蜡孔菌发酵液(C. lacerata fermentation broth,CLB),另利用蛭石、玉米粉和谷壳等制备撕裂蜡孔菌固体菌剂(C. lacerata solid agent,CLA),通过拮抗、对峙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撕裂蜡孔菌对甜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引起的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黄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拮抗试验中,培养第6天50% CLB对甜瓜球腔菌的抑制率为32.39%,与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 methyl,TM)作用相当。在对峙培养试验中,甜瓜球腔菌生长受到撕裂蜡孔菌抑制,撕裂蜡孔菌则继续生长至完全覆盖甜瓜球腔菌,使之变形、萎缩和消失。在盆栽试验中,喷病菌孢子液(pathogen inoculation,PI)处理的发病率为36.67%,病情指数为38.40。与PI相比,CLB可显著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相对防治效果为79.69%,同样与甲基托布津(75.57%)相当。与常规施化肥(CF)相比,施用CLB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87%—21.45%、36.50%—38.83%和10.54%—19.80%;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45.24%—69.05%(氮)、20.51%—43.59%(磷)和19.88%—38.51%(钾);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强,增加幅度分别为8.73%—35.84%、7.55%—10.74%、25.32%—26.49%、186.21%—279.23%、47.99%—76.51%和49.00%—100.00%,施用高量(150 mL)CLB处理的效果优于低量(75 mL)CLB处理的效果。在田间试验中,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与固体菌剂配施(CF+CLA10)与减肥处理与固体菌剂配施(75% CF+CLA10)均显著提高了黄瓜单株结果数、产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分别为13.61%、13.87%、71.54%(CF+CLA10)和11.51%、11.71%、54.37%(75% CF+CLA10),此外,75% CF+CLA10处理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4.93%。【结论】撕裂蜡孔菌HG2011可抑制甜瓜球腔菌生长。喷施CLB能防治黄瓜蔓枯病,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盆栽施加CLB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吸收养分,使黄瓜健康生长。田间施用CLA可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果实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益于实现减肥增效。撕裂蜡孔菌HG2011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在作物秸秆中生长迅速,利用该生物菌剂制作堆肥可兼具防病、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65.
李佳  袁玲 《草业学报》2017,26(9):148-155
在水生食物链中,水溞是连结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关键成员。草甘膦与氰氟草酯被广泛用于防除水生和稻田杂草,研究它们对水溞的毒性,有益于人们关注使用除草剂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以标准水体监测生物——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单克隆为材料,研究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其泳动能力、存活率和趋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对隆线溞均有明显毒性,草甘膦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58, 29.60和12.33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0.15%~0.81%;氰氟草酯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LC50依次是63.15, 51.91和34.41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17.21%~31.58%。两种除草剂显著影响隆线溞的泳动能力和趋光指数。隆线溞接触草甘膦和氰氟草酯3 h后,导致其趋光指数显著改变的浓度分别是4.59和14.20 mg/L,分别为常规用药量的0.06%和7.10%。因此,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水溞的毒性大,对水生食物链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水溞趋光性可快速、灵敏地监测除草剂使用后的水体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66.
王玉书  刘海  袁玲 《土壤学报》2017,54(6):1486-1496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全球难以根除的恶性杂草,能在有效磷较低的土壤中生长。了解空心莲子草对微生物转化土壤无机磷的影响,有益于揭示其入侵机制。利用固、液培养技术,以3株(B05、B07和B09)能溶解无机磷的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Yabunchi)为材料,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根系分泌物(Exudates from A.philoxeroides roots,EAR)对其生长繁殖和溶磷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时,随EAR浓度提高,无机磷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的菌落直径、溶磷圈直径和溶磷指数降低;在液体培养基中,EAR不同程度地抑制PSB繁殖生长,数量减少48.13%~73.03%。供试菌株均能分泌氢离子、草酸和柠檬酸,其中B05和B09还分别能分泌乙酸和苹果酸,B07能分泌乙酸和丁二酸,草酸和柠檬酸共占有机酸分泌总量的66.02%~74.72%。此外,有机酸分泌总量和氢离子分泌量分别与溶磷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36和0.947(p0.05,n=12)。EAR显著抑制PSB分泌有机酸和氢离子,与此同时溶磷量降低11.41%~47.32%。因此,EAR对PSB呈负化感效应,不同程度地抑制PSB繁殖生长、有机酸和氢离子分泌及无机磷溶解。  相似文献   
67.
李倩  袁玲  罗世琼  黄建国 《草业学报》2015,24(11):29-37
黄花蒿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通过植株残体腐解、淋溶、根系分泌等途径向土壤中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影响邻近和后续植物的生长发育。本试验研究了野生黄花蒿植株及土壤中的青蒿素类物质和黄酮含量,以及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各生育期野生黄花蒿叶片和根区土壤中青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营养生长期;根区土壤中的去氧青蒿素平均含量最高,青蒿酸次之,青蒿素最低,三者合计516.93 μg/kg干土,且3种化合物的总量根际和根表显著高于非根际。野生黄花蒿植株黄酮含量呈现出茎>叶>根系>花,根区土壤黄酮含量表现为根表>根际>非根际,且盛花期增至最大均值434.77 μg/kg干土。说明根系分泌也是黄酮类化合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土壤青蒿素含量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508*和r=-0.478*,n=24),去氧青蒿素含量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28**,n=24)。因此,土壤中的青蒿素类物质可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68.
轮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选择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烤烟-休闲-玉米(T-F-M)、烤烟-油菜-玉米(T-C-M)、烤烟-油菜-水稻(T-C-R)和烤烟-苕子-水稻(T-V-R)等4种轮作模式,通过测定土壤养分、酶活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了轮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不同轮作种植后,土壤pH值变化于6.2~7.1之间,有机质和有效氮、磷、钾提高或无显著变化,说明在高强度轮作种植条件下,辅以秸秆还田或冬季休闲均可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脱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T-V-R最高,说明土壤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微生物繁衍,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土壤细菌的16S rDNA读数依次为5395(T-F-M)、5864(T-C-M)、5528(T-C-R)和6614(T-V-R),分别代表885,973,969和987种(属)类的细菌,归属于变形菌、绿弯菌、放线菌、酸杆菌、拟杆菌等31个门,其中变形菌门的数量最多,占总量的24.69%~32.49%。此外,在4种轮作处理土壤中,前5种门类的细菌相同,15种优势菌株有6种(属)一样,均有较高的丰富度,但也因种植模式不同而变化,说明土壤是决定细菌组成的基本要素,种植模式可不同程度地改变它们的种群结构。从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等方面看,T-V-R 最佳,该种植模式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试验1用4种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简称AM真菌)接种,通过测定成苗期烟苗根系的侵染率,筛选出B3养分供应方式为高养分条件下获得菌根苗的有效方法;试验2采用B3养分供应方式,研究不同养分用量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烟苗和不接种烟苗的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结果显示:在0.4~1.2×Hoagland营养液范围内,养分用量越高,烟苗生长越好,接种AM真菌的菌根效应越小。供应0.8×Hoagland营养液时,接种AM真菌烟苗的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烟苗;烟苗素质(生物量、植株营养状况、叶生理活性)达到了不接种烟苗在1.2×Hoagland营养液的水平。试验证实了高养分条件下获得健壮菌根烟苗的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养分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70.
茯砖茶有机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高效液相检测法测定茯砖茶有机酸,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色谱条件为:3% CH3OH- 97% 0.1 mol/L KH2PO4(用磷酸调pH至2.7)作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17℃,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10 nm。该方法回收率达到90.12%~105.7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0%,各有机酸浓度与HPLC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表明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应用此方法测定茯砖茶样品中有机酸组成与含量,结果11种有机酸在茯砖茶中均能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