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索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鸡感染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emia virus subgroup A, ALV-A)的影响。【方法】利用Sanger测序和RT-PCR验证我国黄羽肉鸡存在tva c.3G>A突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va c.3G>A突变对鸡体外感染RCASBP(A)-GFP荧光报告病毒的影响。通过ALV-A体内攻毒试验,探究tva c.3G>A突变对鸡体内感染ALV-A的影响。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我国黄羽肉鸡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anger测序和RT-PCR结果鉴定我国黄羽肉鸡品系tva基因编码区第3位碱基由G突变为A,该突变引起tva基因起始密码子序列由ATG突变为ATA。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tva c.3G/G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F)对RCASBP(A)-GFP易感,纯合突变型tva c.3A/A CEF抗RCASBP(A)-GFP感染,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鸡体外抗RCA...  相似文献   
12.
用PCR扩增猪圆环病毒II型广东分离株的衣壳蛋白羧基端基因,将PCR产物连接到重组型质粒pR上,转化DH5α细胞并筛选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并测序后,转化E2菌,将重组E2菌与缺陷型噬菌体T4-Z1同源重组后,得到重组噬菌体,SDS-PAGE和Westernbloting分析,表明衣壳蛋白基因在噬菌体表面正确展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Ku。  相似文献   
13.
用RT-PCR方法从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扩增印第安纳(Indiana)和新泽西(New Jersey)血清型核蛋白N基因,分别克隆至pMD20-T载体进行序列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质粒VSV-IN-pBCX和VSV-NJ-pB-CX,并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明2种血清型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在BL21(DE3)宿主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 000,并能够与各自对应血清型阳性血清反应.这表明2个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用于建立水泡性口炎血清学诊断方法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4.
公猪精液PRRSV变异株检测及NSP2、ORF5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RT-PCR方法从某猪场精液中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株(NSP2 1 594~1 680 bp缺失)核酸阳性.提取1份阳性样品病毒核酸测定和分析其NSP2和OBF5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NSP2基因由950个氨基酸组成,与CH-1a、VR-2332等经典PRRSV相比481位缺失1个氨基酸、532~560位连续缺失29个氨基酸,与JXA1、HUN4等毒株具有相同的缺失特性;ORF5基因第13、151位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存在4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30~32、35~37、44~46和51~53位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测定序列与JX-A1、HUN4等毒株关系最近,与CH-1a、NVSL等同属一个大分支,而与BJ-4、P129、RespPRRS MLV、VR-2332等处于不同分支.研究证实公猪精液可携带PRRSV变异株,因此猪场(群)在人工授精和引进精液时必须强化检疫和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畜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构建了"五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鸽I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分离的对鸽有致病性的4株禽副粘病毒通过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100 ̄450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新城疫病毒(NDV)和鸽I型副粘病毒(PPMV-1)阳性血情所抑制;接种1月龄乳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并有死亡,接种1月龄SPF鸡不发病;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CPE);对高温敏感,在55℃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活体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分级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下、分级环境易受环境光干扰等问题,该研究探索一种基于ConvNeXt模型的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智能分级方法 ConvNeXt-WPCA,用于实现活体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智能分级。ConvNeXt-WPCA模型通过以下3点改进提高模型对黄羽鸡黑色素的识别效果:1)针对黄羽鸡黑色素图像RGB三通道内黑色素信息分布不均衡问题,改变输入图片通道权重来增强模型对黑色素特征的提取能力;2)使用部分卷积代替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模型计算量和内存访问次数提高对计算资源的利用率;3)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关注黄羽鸡胸腹部及肛门附近皮肤提升模型精度。同时,该研究还设计一种双光源图像获取装置,分别在自然光和偏振光条件下拍摄黄羽鸡样本,以减小分级结果受环境光干扰的影响,并探索偏振光在黑色素分级任务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ConvNeXt-WPCA模型相较标准ConvNeXt模型,针对自然光下黄羽鸡黑色素图像数据集分级准确率提升9.68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9.03%的识别准确率,针对偏振光下黄羽鸡黑色素图像数据集分级准确率提升15.26个百分点,最终达到98.87...  相似文献   
18.
广东某养殖场于2019年3月发现约1千只5日龄雏鸡死亡,经剖解诊断为尿酸盐沉积导致的禽类内脏痛风,死亡率高达10%。经治疗,死亡数量明显减少。结合案例和相关研究提出禽类痛风治疗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比较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锌及锰复合物与普通维生素D_3对鸡蛋维生素D_3含量的影响。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是维生素D_3的最活性形式,可直接驱动对钙、磷的吸收代谢及其他功能。在饲料中同时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D_3,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直接发挥作用,可减少机体维生素D_3转化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的比例,从而向蛋黄转移更多维生素D_3。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后可明显提高鸡蛋蛋黄VD_3含量,提高幅度达5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