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64篇
  54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且生产中高温干旱时常相伴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影响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用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高温(T)、干旱(D)以及高温干旱复合(T-D)处理。2019年于三叶期(V3)、拔节期(V6)和抽雄期(VT)进行,2020年于三叶期(V3)、大喇叭口期(V12)和抽雄期(VT)进行,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处理后,夏玉米LAI和SPAD值均显著降低,光合性能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其中VT时期复合胁迫对Pn影响最显著,VT时期的T-D处理的Pn较CK平均下降39.0%,且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后夏玉米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大于高温、干旱等单一胁迫。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引发夏玉米光合性能降低,导致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能力及向籽粒分配比例的下降,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2019年V3、V6、VT时期的T-D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降低27.4%、18.3%和66.5%;2020年V3、V12、VT时期的T-D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降低14.5%、14.6%和68.7%。【结论】不同生育时期的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气体交换受抑制,光合性能下降,导致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受阻,产量显著降低。其中,抽雄期遭受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后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且复合胁迫对其影响大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22.
23.
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以期为早熟、高产、适应机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以早熟玉米品种登海518(DH518)、衡早8号(HZ8)和中晚熟玉米品种登海605(DH605)、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2018年以早熟玉米品种登海518(DH518)、京农科728(JNK728)和中晚熟玉米品种登海605(DH605)、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研究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叶片建成规律、穗部发育特性以及各生育阶段对光温需求的差异。【结果】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各生育阶段的光温需求大小表现为吐丝期(R1)—生理成熟期(R6)>出苗期(VE)—吐丝期(R1)>播种期(sowing)—出苗期(VE)。不同品种花后对积温的需求高于花前,中晚熟和早熟夏玉米品种对积温需求的差异主要在拔节期—吐丝期,具体表现为第9—16片叶建成期;花后对积温的需求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的产量与穗位高、穗高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的雄穗发育特性不同,晚熟品种的雄穗长度显著低于早熟品种,但晚熟品种的雄穗分枝数、雄穗总小花数、小花败育率、有效小花数显著高于早熟品种;而雌穗分化到籽粒形成受品种基因型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具有较大差异,在75 000株/hm2条件下,中晚熟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早熟品种;植株总叶片数较少,拔节期—吐丝期所需时间短,后期脱水速率快是早熟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4.
采用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查办法,对贵州省2013年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情况进行省级核查。分别针对不同受灾地域、工程项目、造林年度、混交方式、树种组5个承灾体,分析受损程度等级、株数保留率情况。为积极有效应对干旱灾害,在科学造林、加大抗旱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完善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春玉米膜草两段覆盖栽培可蓄水保墒增温、培肥改良土壤、控制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农田水、肥、气、热等生态环境,是一种能源转化的节能保护措施,可使春玉米大旱大增产,小旱小增产,正常年景也增产,一般增产23.0%~38.4%,干旱年份增产幅度达到40%以上,值得丘陵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总结该技术的增产机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太平湖水库库水样品进行生态模拟试验,揭示了外源添加氮、磷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氮、磷营养后,藻类密度及藻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优势度)等生态学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藻类种数没有显著性影响,水体中硅藻优势种的地位逐渐被蓝、绿藻所取代。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正确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间和方法。方法:对92例133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经术后观察,确定浅前房发生的眼数及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133术眼中发生浅前房46眼,浅前房发生率为34.58%,其中小梁切除术为12眼(24.49%),小梁切除术+MMC为34眼(40.47%)。引流过畅、房水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术中精细操作、术终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处理浅前房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结论:术后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前房如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8.
赵斌 《甘肃农业》2006,(10):263
本文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如何组织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使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9.
在山西省政府组织的“关于拉动山西食品工业发展”的座谈会上,通过了《关于山西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2004年的农产品加工重点地区和龙头企业,简称为“1488工程”。“1”就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10个重点市县,主要支持永济市、汾阳市、文水县、清徐县、芮城县、高平市、应县、平遥县、洪洞县等市县的龙头企业;“4”就是在省内建设4个食品工业基地,包括大同市、朔州市、文水县、祁县、清徐县、榆次区、柳林县、离石县等市县区;“8”就是壮大8个食品龙头企业,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恒康乳品科技股份公司、山西昆…  相似文献   
30.
萨福克羊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 90只本地驯化小尾寒羊做母本 ,引进萨福克、道赛特公羊做父本 ,随机分成萨寒、道寒、小尾寒羊 3组。经过两年试验观察杂交一代体重、体尺以及母羊繁殖性能和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萨寒杂一代 12月龄体重比小尾寒羊提高 16.97%~ 18.88% (P <0 .0 1) ,道寒杂一代比小尾寒羊提高14 .78%~ 17.82 % (P <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