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55篇
  73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赵明  殷岩 《长江蔬菜》2012,(14):83-85
以烟台地黄瓜为材料,研究了百泰、凯润、安克、克露、乙膦铝和代森锰锌等药剂在发病前和发病后施药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预防及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病前喷施百泰、凯润效果最好,防效在97%以上;安克、克露、代森锰锌防效次之,防效也高达88%以上;乙膦铝防效较差,为81.00%。发病后喷施凯润防效在93.83%以上,百泰、安克和代森锰锌防效都在80%以上。发病后喷施百泰、凯润和安克比CK(清水)分别增产18.46%、24.36%和22.22%,增产效果明显。因此推荐凯润为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理想药剂,百泰、安克和代森锰锌可以作为保护性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2.
应用草甘膦进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除草试验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大,效果提高。一般施用草甘膦有效量0.125kg/667m2便可达到除草目的;草甘膦对冰草及大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杀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赵明  张丽 《中国饲料》2012,(11):3-7
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修订《条例》),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农业部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将制定发布,特别是《饲料原料目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首次出台实施。新修订《条例》和配套规章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规范  相似文献   
144.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玛曲高寒湿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出现在样地内的主要植物有24种,隶属于14科22属,优势种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次优势种为珠牙蓼(Polygonum viviparnm)、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矮藨草(Scirpus triquete)等。群落生活型组成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占总数的83%;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大体分3层;通过对4条样带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丰富度指数(R1、R2)、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1、E2)分别为17.75、1.50、1.34、0.39、0.23和0.09。  相似文献   
145.
赵明 《河北农业》2019,(9):24-25
<正>要提高施肥效果,做到科学施肥,需根据作物、土壤、肥料特点,做到看作物、看土壤、看肥料施肥。一、看作物施肥1、直(深)根系作物。如花生、大豆、棉花、青椒、马铃薯等作物,根系集中分布区呈倒锥体。要实行开沟施肥,沟深15厘米,施肥后合土起垄。可采用机械起垄、施肥、播种、复膜,要把施肥犁调整到比播种犁深5~10厘米。不宜在花生播种沟中把种子、化肥相间放在一个平面上。2、直(浅)根系作物。如架豆角、黄瓜、甜瓜、  相似文献   
146.
我国传统农作物种植的粗放模式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加重环境污染,水肥药一体化 技术可以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介绍了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阐 述了基于PLC 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际应用效果。本系统具有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和生产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为探索北方天然草地补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适宜品种、时间和方法及补播效果,本研究在呼伦贝尔天然草地进行了苜蓿补播处理试验,初步探索了补播苜蓿对群落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土壤中速效氮(N)、磷(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苜蓿补播当年的群落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土壤中的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加,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第1次补播(5月中旬)的群落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P的含量明显高于第2次补播(6月中旬),补播时间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显著(P<0.05)。撒播处理的群落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P的含量均高于条播处理的,补播方法对土壤中速效P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8.
【目的】优化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配置,探索两季最佳的资源搭配模式,进一步挖掘当前气候和生产条件下黄淮海地区周年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方法】本研究通过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设置冬小麦不同播期和夏玉米不同收获期,建立了5种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方式,于2015—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对其产量、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分配及利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随冬小麦播期及夏玉米收获期推迟,两作物生长季光温水资源分配比例分别由处理Ⅰ的46%﹕54%、60%﹕40%、42%﹕58%调整至处理V的34%﹕66%、49%﹕51%、34%﹕66%范围内,小麦季生长天数及其分配的光温水资源量逐渐减少,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玉米季,从而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但由于处理V的ZM66小麦品种维持了较高的穗数和穗粒数,因此与处理Ⅰ比产量降低不显著。然而,处理V玉米季生理生长时间较处理Ⅰ延长约15 d,2016和2017年光温水资源分配量分别增加143.8和120.7 MJ·m-2、290.5和281.6℃、12.4和25.7 mm,粒重分别增加13.1%和15.5%,周年产量两年分别提高7.9%和6.7%;籽粒脱水时间增加约45d,光温水资源分配量两年分别增加322.5和336.3 MJ·m-2、509.6和497.8℃、56.7和14.1mm,籽粒含水量降至14.4%—17.3%,达到机械直接收获标准。同时,由于处理V小麦季光温水资源分配量显著降低,特别是减少底墒水和越冬水灌溉约150mm,2016和2017年其光能、温度和水分生产效率较处理Ⅰ分别提高12.5%和15.8%、10.9%和7.7%、39.6%和59.3%,玉米季虽然光能、温度生产效率有所降低,但水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因此周年光能、温度和水分生产效率两年分别提高7.3%和9.1%、5.6%和5.1%、17.3%和29.3%。【结论】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播/收期的调整(小麦12月上旬播种,玉米11月中旬收获)优化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配置,可进一步提升其周年产量和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促进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物种栖息地的适宜性来影响物种的生长区域。天麻作为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评估其种植适宜区分布以及气候变化对天麻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可以为天麻生产布局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基于我国天麻地理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模拟天麻种植适宜性和适宜区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影响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5月至7月太阳辐射量、10月至11月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和植被类型。我国天麻种植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围的西南地区。1961—2020年,天麻种植适宜性呈波动增加趋势,种植适宜性提高的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10%,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华中、华东的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省。过去60年间5月至7月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的下降是天麻种植适宜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天麻种植适宜性准确评估和种植适宜区变化因子解析,为我国天麻生产与人工栽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对制定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0.
正灭菌是食用菌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点即使是刚接触食用菌的朋友也会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多菌农因为灭菌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严重的污染而减产,问题主要在于对灭菌的原理掌握不够,忽略了灭菌过程中一些细节,导致出现灭菌不彻底。灭菌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较多使用、而且效果好、效果稳定的是物理热力灭菌法。现介绍一下灭菌原理及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