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田间调查了14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花叶指数、雌穗上玉米螟和棉铃虫的数量以及后期茎秆上的虫孔数、幼虫数、虫道长等。结果表明,郑单958、豫玉22、豫单2001、浚单20、郑单18、郑单21、新单23和沈玉21的花叶指数较低,平均百株虫孔数和百株幼虫数较少,平均百株虫道长较短,比较抗钻蛀到茎秆内为害的害虫;豫单2001、新单23、滑丰986、沈玉21、郑单21和郑单958雌穗上的玉米螟和棉铃虫幼虫数较少,比较抗玉米穗期害虫;综合玉米前期和后期的抗性以及对钻蛀性害虫和穗期害虫的抗性,豫单2001、郑单958、新单21、新单23和沈玉21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2.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营造培育环境、加快培育进程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需求、现状及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等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晚秋黄梨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建园整地、栽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4.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构想的实施,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和巩固,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孟津、新安、吉利湿地被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保护区面积由过去的1.17万hm2扩大到目前的3.2万hm2,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5.
日前,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备受关注,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议题.虽然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但现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方面的制度藩篱和“隐性”门槛,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难以做实.  相似文献   
46.
由于辽西地区10年9旱,降雨分布不均,水资源缺乏,春季抗旱保苗是关键。秋季雨水大量蓄积阶段覆膜,延长地膜覆盖时间,减少水分蒸发损失,保证作物适时播种,减少春旱威胁,提高逆境成苗率。  相似文献   
47.
旨在预测并验证调节FoxO1基因表达的关键miRNAs及其调节脂肪分化的机制。本研究利用4个在线软件预测与FoxO1基因具有潜在靶标关系的miRNAs。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活性。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油红O染色,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miRNA对FoxO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miR-142和miR-144与FoxO1具有靶标关系。过表达miR-142和miR-144显著抑制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荧光活性,下调了FoxO1mRNA(P0.01)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P0.05)。miR-142和miR-144均可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加快脂滴形成。由此证明,miR-142和miR-144靶向负调节FoxO1的表达,进而通过FoxO1对PPARγ的负调节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8.
针对黄芪属深根性植物,人工采挖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等原因,黄芪育苗机械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作者分析了黄芪育苗机械化生产在白银市会宁县二阴山区的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为今后黄芪育苗更好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韦鹏  郭睿  孙江  来肖  赵艳艳  孙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50-12551,12553
以N-甲基吡咯烷酮、盐酸、二氧化硫脲为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4-甲基胍基丁酸。第1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N-甲基吡咯烷酮):n(HCl10%)=1∶2.0,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5h,此时中间体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的收率为72.89%。第2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n(二氧化硫脲)=1∶1.2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h,此时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2.68%。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0.
长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模拟增温效应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增温16年后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植物群落结构、地上地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含量的响应,以期揭示长期增温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增温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度增加18.4%,盖度降低5%;灌丛群落高度增加42.8%,盖度增加12.9%。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减少23.6%,0~10,10~20,20~30 cm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减少22.2%,38.6%,52.1%;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增加15.1%,0~10,10~20,20~30 cm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4.9%,17.5%,3.1%。草甸群落物种数减少7%,灌丛群落的物种数减少30%。长期增温使草甸和灌丛的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增加,而全钾降低,其他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致。长期增温改变了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但对二者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