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一、简易太阳能育苗的优点 (一)用途广泛 不仅适用于甘薯育苗,而且适用于蔬菜、烟叶、苗木、花卉等作物的育苗.  相似文献   
42.
BBX(B-box)是一类光温响应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光形态建成及逆境响应。为揭示ZmBBX家族基因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玉米基因组水平对该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ZmBBX基因家族共有34个成员,划分为5个亚族,编码蛋白氨基酸介于142~498 aa,预测大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内。ZmBBX基因启动子存在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和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全生育期组织表达谱发现, ZmBBX7 ZmBBX27 ZmBBX28在玉米的全生育期均高表达, ZmBBX3 ZmBBX5 ZmBBX14 ZmBBX15 ZmBBX19 ZmBBX20在玉米叶片中表达量较高, ZmBBX6 ZmBBX11 ZmBBX18 ZmBBX32在玉米叶片和种子形成前期等时期表达量较高。同时,对实验室盐处理转录数据分析发现, ZmBBX1 ZmBBX3 ZmBBX9 ZmBBX12 ZmBBX13 ZmBBX21 ZmBBX25 ZmBBX29 ZmBBX33 9个基因在地上和地下都差异表达,其中除 ZmBBX3在叶片和根中表达不同外,其余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基本都上调表达。基于全生育期转录组数据的共表达及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 ZmBBX1 ZmBBX4 ZmBBX10 ZmBBX16 ZmBBX32可能通过蛋白互作介导光依赖的MEbrown模块中萌发籽粒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调控。蛋白互作预测分析发现,ZmBBX不仅可以发生同源互作,而且可发生异源互作,并且得到共表达转录数据的支持。综上,ZmBBX基因全生育期组织表达和逆境表达分化明显,在盐等非生物逆境和光相关的生长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昆虫共生菌Wolbachia对不同宿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Y"型嗅觉仪分析了三种赤眼蜂对宿主米蛾雌蛾腹部鳞片和米蛾卵表正己烷提取物嗅觉反应,对米蛾卵的寄生能力,以及抗生素去除体内Wolbachia后的性比情况。研究发现:食胚赤眼蜂对米蛾两种提取物的正趋向性最强,短管赤眼蜂无明显趋性,而卷蛾赤眼蜂只对米蛾卵表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正趋性;食胚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单头寄生率为52.70%,高于卷蛾赤眼蜂的37.58%和短管赤眼蜂的26.35%;抗生素处理后食胚赤眼蜂雄性比率最少,短管赤眼蜂最多。结果表明Wolbachia参与调控赤眼蜂生殖行为,对不同宿主嗅觉反应和寄生能力影响不同,该研究可为孤雌产雌赤眼蜂品种/品系的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4.
黑龙江不同积温带玉米品种抗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百株折茎率、折雄率、茎秆钻蛀率及越冬幼虫数量和体重等指标分析,分析7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玉米品种的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不同积温带品种表现高抗的品种为垦单5和高油4515,中抗品种郑单958和兴垦3;高感品种为哲单37和绥玉19,中感品种德美亚1号。  相似文献   
45.
抗稻瘟病基因Pi-2(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已报道的双侧连锁标记并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2(t)的附近找到了一个新的SSR标记,记为SRM24,估计它与Pi-2(t)间的距离大约只有0.5cM或43kb。利用该标记,成功地将Pi-2(t)从供体材料5173导入到迄今广泛使用的雄性不育保持系珍汕97B中,获得了一批携有Pi-2(t)的珍汕97B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46.
高粱AGO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gonaute (AGO)蛋白是RNA介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的核心成分,在小RNA、Dicer?like酶等的协同下共同激发RNA沉默反应。为阐明高粱中AGO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首次在高粱全基因组水平鉴定15个SbAGOs,分别定位于高粱的7条染色体上,根据氨基酸序列将其划分为三个亚家族。亚家族Ⅲ中SbAGO7和SbAGO3都含有3个外显子,亚家族Ⅱ中SbAGO4和SbAGO6都具有22个外显子,成员最多的亚家族Ⅰ中基因外显子数量介于19~24之间。其中,亚家族Ⅰ中SbAGO1-1和SbAGO1-3、SbAGO1-3和SbAGO1-4、SbAGO5-2和SbAGO5-4发生过基因复制事件,可能存在功能冗余现象。NCBI表达谱数据库分析发现,SbAGO1-1、SbAGO1-2、SbAGO1-3和SbAGO4在高粱不同组织器官和生长发育阶段均有较高表达,其中SbAGO1-1和SbAGO1-2、SbAGO1-3和SbAGO4表达时期和表达量基本一致,可能在调控高粱生长发育方面发挥协同作用。高温、干旱及高温与干旱复合逆境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发现,高温处理引起5个SbAGOs基因差异表达,干旱处理SbAGOs表达变化不明显,复合逆境引起7个SbAGOs基因差异表达;2个处理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为SbAGO1-3、SbAGO1-1、SbAGO5-2和SbAGO3,表达量变化趋势相近。其中SbAGO1-1、SbAGO1-2、SbAGO1-3和SbAGO5-6下调表达,SbAGO3、SbAGO5-2、SbAGO1-4和SbAGO10上调表达。本研究结果为揭示SbAGO蛋白功能和发掘高粱的抗逆育种靶向基因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水稻主要抗瘟基因对福建稻瘟菌群体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995-2003年间在福建省水稻产区采集的稻瘟菌代表菌系的108个分离菌,它们在CO39近等基因系上测定被划分为30个毒性类型,用它们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品种上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kh抗性最强,抗性频率高达98.15%,Pi-1Pi-9(t)也具有较高的抗性频率,是较好的抗源;对2个和3个Pi基因的联合抗性频率的分析,发现一些联合抗性频率极高,甚至有达到100%的组合,表明抗瘟育种采用多个Pi基因聚合,易于获得抗性强的品种。根据抗病基因与供试菌株互作的亲和性,对供试30个Pi基因可能的系统关系分析得到的初步信息可为抗病基因的聚合与布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采用从福建省稻田分离纯化的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FJ-15接种籼稻9311,分析了水稻在纹枯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编码病程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动态,并观察了症状的变化。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PR1在接种12 h后开始表达,在之后的4个时间段其表达量逐步增强;而PBZ1也在12 h开始表达,在48 h表达量激剧增强几乎与72 h表达量相当。组织和症状观察表明,接种12 h后叶鞘表面菌丝纵横分枝,接种36 h后出现零星病斑,接种48 h后表现典型的受害症状,接种72 h后病斑继续扩大,并可蔓延到非接种叶鞘。结果表明,PR1PBZ1的表达与水稻和纹枯病菌亲和互作的过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9.
一、简易太阳能育苗的优点(一)用途广泛不仅适用于甘薯育苗,而且适用于蔬菜、烟叶、苗木、花卉等作物的育苗。(二)出苗早、匀、壮,早栽高产试验证明,简易太阳能育苗比阳畦育苗早出苗8-11天,百棵增产125g,每kg种薯平均多采苗24棵,而且出苗匀壮。移栽到大田返苗快,成活率高达98.8%,提高成活率3.2%,返苗期缩短1.5天.其后期产量比其他高15.3%。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