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控制嗜虫书虱对烟草及其他仓储物的危害,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不同虫态的嗜虫书虱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卵、若虫、成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1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卵不能孵化;成虫和若虫经辐照后21 d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98.5 Gy和175.9 Gy;25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成虫和若虫在49 d内全部死亡,并且导致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因此,25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嗜虫书虱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32.
以国审富麦200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对该小麦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5次的产量显著高于灌水2次,但与灌水3次差异不显著,湿面筋、沉降值含量以灌水2次最高,比较灌水5次(CK),灌水2次增收681.45元/hm^2;底施和追施比例3∶7为宜,全生育期施氮量300和225 kg/hm^2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150 kg/hm^2处理;全生育期施磷量135、160 kg/hm^2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100 kg/hm^2处理;随钾肥用量增加,该品种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增施磷、钾肥有改良品质性状趋势,但效果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以灌水2次,施氮量225 kg/hm^2,底施和追施比例为3∶7,磷肥135kg/hm^2,钾肥75 kg/hm^2的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33.
小麦TaLox-B等位变异对脂肪氧化酶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Lox)与面粉色泽密切相关,研究TaLox-B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为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2份河南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分别测定其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并利用控制脂肪氧化酶活性位于4BS上的TaLox-B1、TaLox-B2和TaLox-B3位点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参试材料的Lox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品种间Lox活性及其色泽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TaLox-B1位点存在TaLox-B1a和TaLox-B1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63.9%和39.1%,TaLox-B2位点存在TaLox-B2a和TaLox-B2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57.4%和42.6%,TaLox-B3位点也存在TaLox-B3a和TaLox-B3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41.8%和48.2%。分析其基因型组合发现,参试材料中共有6种基因型组合类型,依次为TaLox-B1a/TaLox-B2a/TaLox-B3a、TaLox-B1a/TaLox-B2a/TaLox-B3b、TaLox-B1a/TaLox-B2b/TaLox-B3b、TaLox-B1b/TaLox-B2a/TaLox-B3a、TaLox-B1b/TaLox-B2a/TaLox-B3b和TaLox-B1b/TaLox-B2b/TaLox-B3b,所占比例分别为41.8%、15.6%、6.6%、28.7%、5.7%和1.6%。分析不同TaLox-B位点基因与Lox活性及红度(a*值)、黄度(b*值)、亮度(L*值)、白度(Wht值)等面粉色泽性状的关系表明,单基因等位变异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不同,3个基因等位变异a*值差异均不显著,对Lox活性的效应,TaLox-B2a高于TaLox-B2b(P0.05),TaLox-B3a高于TaLox-B3b(P0.01),TaLox-B2a基因型的Wht值低于TaLox-B2b基因型(P0.01),TaLox-B3a基因型的Wht值也低于TaLox-B3b基因型(P0.05)。说明TaLox-B2和TaLox-B3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拥有TaLox-B1a/TaLox-B2a/TaLox-B3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和b*值最高,a*值和Wht值最低,而TaLox-B1b/TaLox-B2b/TaLox-B3b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值、a*值和Wht值最高,其Lox活性和b*值最低。【结论】河南小麦中所发现的6种不同Lox基因型组合中,拥有TaLox-B1a/TaLox-B2a/TaLox-B3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相对较高,Wht值相对较低(P0.05),而拥有TaLox-B1b/TaLox-B2b/TaLox-B3b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相对较低,Wht值相对较高(P0.05)。Lox活性的遗传控制在面粉色泽品质改良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槟榔芋苯点部位萌发早期的营养物质与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槟榔芋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芽程度槟榔芋芽点部位淀粉、蛋白质、水分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探究槟榔芋萌发早期的水分迁移分布状况,同时测定脱落酸(ABA)及赤霉素(GA3)等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距球茎顶端越远,发芽槟榔芋的淀粉含量越高;发芽程度越高,芋头球茎顶端蛋白质含量越低;3种发芽长度槟榔芋距球茎顶端2 cm处的水分含量最低;经过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发现,越靠近芋头球茎中心,水分活跃度越高,且随着槟榔芋萌芽长度的增加,结合水逐渐向半结合水转变;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短芽芋头含水率最高,长芽芋头最低;短芽及中芽芋头的3个部位(块茎、芽、根须)中根须部位ABA含量最高,而长芽芋头3个部位的AB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短芽芋头的GA3含量在3个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中芽及长芽芋头芽部位GA3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探索槟榔芋休眠及贮藏后的萌发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5.
辐照处理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了缓解储粮害虫的磷化氢抗性问题,采用电子加速器对磷化氢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赤拟谷盗成虫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0~1 000Gy电子束辐照对两品系赤拟谷盗的生物效应,并分析了二者对辐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对赤拟谷盗的致死效应与辐照剂量有关,两品系赤拟谷盗的致死规律大致相同。两品系赤拟谷盗成虫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两品系赤拟谷盗成虫经200Gy剂量辐照后不能产生下一代,因此,200Gy可以作为辐照防治赤拟谷盗的参考剂量。本试验为电子束防治储粮害虫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促进辐照技术在绿色储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采用0、0.83、1.56、2.30、4.93、7.84kGy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鱼粉,研究其对鱼粉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吸收剂量为1.56kGy时鱼粉样品中细菌总数降至600CFU/g,霉菌总数低于10CFU/g;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鱼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影响不明显(p>0.05);经电子束辐照后鱼粉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有所增加(p<0.05),但各辐照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电子束辐照对鱼粉酸价无影响(p>0.05),但明显降低鱼粉的过氧化值(p<0.05)。综合试验结果可确定,1.56~7.84kGy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控制鱼粉中的微生物,且不会对鱼粉的饲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7.
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云堂 《核农学报》1999,13(6):330-338
本文对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 - 2 ±1 ℃) 贮藏能延长大蒜的适宜辐照期,冷藏至当年底出库辐照,仍然具有良好的抑芽效果;冷藏至翌年3 月辐照,其抑芽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在大蒜适宜辐照期内,辐照后冷藏与冷藏后再辐照的抑芽效果一致;但冷藏时间过长( 至翌年3月) ,辐照的抑芽效果不如先辐照后冷藏的效果好;3辐照大蒜幼芽及芽鞘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温度过高引起的,而在低温条件下( - 2 ±1 ℃) 贮藏不会产生褐变;辐照大蒜、辐照后冷藏大蒜和冷藏后辐照大蒜进入常温贮藏后,幼芽及芽鞘很快就会产生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