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硝唑尼特治疗犬贾第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试验犬8只,将其随机分为4个小组,每组2只.连续6 d对8只试验犬分剐进行粪检,确定无贾第虫感染后,用体外纯培养的犬贾第虫滋养体接种试验犬,然后每天采集试验犬新鲜粪便40 g,用硫酸锌漂浮法进行粪检,当检测犬贾第虫感染呈阳性时,分别用1、2、4 mg/kg体质量剂量的硝唑尼特时1、2、3组试验犬进行灌服治疗,第4组试验犬不用药作为对照.用药后,每天以同样的方法检测贾第虫包囊,并计数.结果表明,以2、4 mg/kg体质量给药的试验犬1 d后粪检结果转为阴性,以1 mg/kg体质量给药的试验犬4 d后粪检结果转为阴性.结果表明以2、4 mg/kg体质量剂量的硝唑尼特对犬贾第虫痛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2.
基于混合模型的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森林生长观测数据常常具有层次结构、重复测量等特点,因而不满足普通回归分析中的独立性假设,会得到有偏的参数估计,包含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建立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中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慢阔(色木、水曲柳、椴树和枫桦)和中阔(白桦、榆树和杂木)6个树种组的单木5年断面积生长模型.数据来自于20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共得到10756个观测数据,其中随机抽取15个样地的8 034个数据用于建模,其他5个样地的2 722个数据用于模型验证.建立的模型与距离无关,不需要年龄和立地指数.结果表明:起初胸径、林分密度、立地因子和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都是显著影响林木生长的因子,在实际调查中,这些数据很容易得到;样地内的树木效应在所有模型中均显著;样地间的随机效应只在落叶松模型中显著.与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相比,考虑层次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显著地改善了模型的表现,决定系数从0.38~0.64提高到O.85~O.89,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其相对值均显著减少.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  相似文献   
63.
陈昆  陈秀莺 《北京农业》2011,(12):163-164
探讨任豆树用材林培育的各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立地选择、良种壮苗、造林抚育与采伐更新等,为科学而快速地推广该树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采用常规方法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1.9%,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8%、7.1%和1.2%;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超过FAO标准,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标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4%,DHA和EPA含量为4.9%,与海水鱼类较接近,远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由于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几乎为一般鱼类粗脂肪含量的两倍,所以其鲜肉中DHA和EPA的含量亦高于一般海水鱼类。与体内的脂肪块相比,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DHA和EPA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65.
营养液NO3-浓度对草莓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草莓营养液最适NO3-浓度问题,以‘幸香’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DFT水培的方法对营养液NO3-浓度与草莓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5个NO3-水平,分别为0、5、10、15和20 mmol/L。结果表明:在营养液NO3-浓度在0~15 mmol/L范围内,草莓株高、叶面积、茎叶干质量、根系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随NO3-浓度升高而增加,至NO3- 15 mmol/L时达最大,与无NO3-相比,分别增加150.73%、285.68%、145.67%、272.03%、131.54%与153.46%,差异显著;当NO3-浓度达到20 mmol/L时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6.
用18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N)、佛罗里达亚种(M.salmoides floridanus,F)及其正交子代(N♀×F♂)和反交子代(F♀×N♂)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0。检测到6对(Jzl48、Jzl68、Jzl84、MiSaTPW76、Msal21、Mdo6和Mdo7)亚种间特异性引物,其中有2对引物(Jzl48和Mdo7)可以用来鉴别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其杂交子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为杂交组合F♀×N♂最高,分别为3.199 7,0.638 9和0.570 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杂交组合N♀×F♂最高(0.848 8)。对亲代与杂交子代间的遗传分化分析表明,正反交子代均与北方亚种的遗传分化最小(0.092和0.119 6)。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正交子代N♀×F♂与母本N聚为一支,反交子代F♀×N♂与父本N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67.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8.
在设施水培条件下,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探讨了钾对水培大蒜蒜薹和鳞茎鲜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9.0和12.0 mmol/L 5个K+水平。结果表明,在营养液K+浓度0~9.0 mmol/L范围内,蒜薹粗度、蒜薹鲜质量、鳞茎横径、头型指数及单头鲜质量随营养液K+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至K+浓度9.0 mmol/L时达最大,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80.01%、258.70%、66.16%、22.56%和258.70%;当营养液K+浓度为12.0 mmol/L时上述指标下降。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蒜薹及鳞茎全钾含量最高,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483.50%和399.25%。不施钾处理蒜薹及鳞茎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各施钾处理,施钾处理间全氮全磷含量均以K+浓度9.0 mmol/L时较高。充足的钾可显著增加水培大蒜蒜薹及鳞茎鲜质量,增加大蒜全钾含量,并以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上述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9.
獭兔是皮肉兼用型经济动物,其养殖环境直接影响獭兔生产性能。为了测定中国北方地区春季獭兔舍的环境指标,评价獭兔春季的繁殖环境状况。试验在4—5月,测定了吉林省榆树市万原兔业种獭兔舍(封闭式)内的环境指标,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光照、CO2浓度及NH3浓度。测试点采用对角线取点法,水平方向取A、B、C、D、E和F六个点纵向按兔笼上中下三层各取一点,每天测三次(7:30,12:00和18:00),共测定21天。结果表明:兔舍的环境温度为13.04℃~18.37℃;湿度在50.23%~75.73%;风速为0.05~0.09 m/s;光照为37.45~137.37 Lux;CO2浓度为0.12%~0.22%;NH3浓度为4.41~16.80 mg/m3。测试的结果反映出该兔场湿度局部偏高,畜舍光照不均,NH3超标严重,致使獭兔受凉感冒、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多发,尤其仔兔存活率仅为62.5%。经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加通风,改进光照制度和及时清粪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NH3的浓度降到4.41 mg/m3。湿度降低了3.2%~7.1%,獭兔流产死亡率显著降低了13%,獭兔总体发病率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0.
利用商丘市1964—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5—2010年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区试记录,确定各年型适宜播种期、气象学越冬期、生产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依据1985—2010年的小麦产量统计结果,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气候产量和光、温、水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的减少,该区小麦播种期、越冬期、成熟期呈推迟趋势,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呈提前趋势,致使小麦全生育期和越冬期缩短、灌浆期延长,产量受气候的影响逐渐加重。小麦实际产量与生育期活动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显著;高温和干旱胁迫均抑制了籽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粒重降低;其中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