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51.
牛结核病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分支杆菌抗体的新方法用于诊断牛结核病,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用原核诱导表达的牛分支杆菌抗原蛋白MPB83和MPB70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抗原和检测线上的捕获抗原,制备牛结核抗体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粒径为40 nm的胶体金制备的试纸条敏感性最高,胶体金最佳标记pH为6.0,MPB83抗原最适标记量为每毫升胶体金6.5 μg,MPB70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3.0 mg/mL,抗MPB83蛋白IgG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5 mg/mL,交叉试验证明试纸条不与牛的其他非相关疾病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比较试验证明其敏感性显著高于韩国进口试纸条.在上述试验条件下生产了一批胶体金试纸条进行临床样品检测,并与细菌分离培养、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TST)和韩国试纸条比较.本试纸条与牛分支杆菌分离培养的符合率为85%,与TST的符合率为79.73%,与韩国试纸条的符合率为98.75%.快速检测牛结核抗体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对牛结核病进行普查和检疫,也可作为TST的辅助诊断方法,在牛结核病根除计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2.
将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型4、5型分离菌株经超声波破碎处理后的产物致敏醛化红细胞,建立了检测HPS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最适反应条件为绵羊红细胞30℃醛化5h,4、5型菌株浓缩抗原以1:8稀释致敏红细胞。免疫猪2周后检出率达89%。对15种HPS血清型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猪肺疫巴氏杆菌、Ⅰ相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为琼脂扩散试验的16倍。对1665份猪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7.1%。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53.
周口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弄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河南省周口市养猪业中的流行情况,笔者对周口市所有县、市、区的畜牧兽医站与养猪协会和38个不同规模类型的猪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并时5个未免疫猪场的814份猪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周口市养猪业中的流行与感染状况.结果表明,周口市2005-2007年猪的呼吸道病发病起数占传染性疾病发生起数的23.71%:对38个不同猪场检测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数占饲养猪总数的比例在0~64.45%范围内.发病猪主要是外来品种,猪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在冬春季节,并且与引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54.
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我国及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只有一个血清型,所以基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针对临床上CSFV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较为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在对CSFV基因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基于其部分基因序列可以将该病毒分为若干基因型和基因亚型,进而揭示CSFV的区域分布和进化规律,有效地追踪CSFV的起源和传播特点。论文结合我国已有的CSFV流行病学数据,对现有的CSFV基因分型标准进行介绍,为进一步研究CSFV的变化规律、监测新型病毒出现,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净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5.
利用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扩增产物制成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对闽A株,鄂A株,Bartna株,英国株及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其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相符,准确率为100%,灵敏度达到2pgDNA,试验认为该探针具有灵敏、特异、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6.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鉴别牛支原体、巴氏杆菌A型和化脓隐秘杆菌的多重PCR方法。分别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特异的hyac-hvaD基因区段、化脓隐秘杆菌的16SrRNA基因上保守区段和牛支原体的Uvr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多重PCR的最佳扩增条件确定为:95℃ 10min预变性;95℃ 1min,56℃ 50s,72℃ 1min,循环30次;72℃ 210min延伸。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出以上三种致病菌的特异性片段,不能扩增出其他病原菌的相关片段;对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化脓隐秘杆菌和牛支原体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8×10^5CFU/mL、8×10^5CFU/mL和4×10^6CFU/mL。同时用该方法检测了牛支原体肺炎患牛的鼻拭子与肺组织,发现12h预增菌后,肺组织检测与牛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符合率为92%。对临床样本进行牛支原体分离培养需要3-4d时间,而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2h预增菌则能在24h内出结果。该多重PCR方法显著加快了临床诊断速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7.
二甲酸钾(potassium diformate, KDF)为酸化剂的代表之一,在2001年被欧盟批准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在2005年被我国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KDF可以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然而关于KDF对传染病预防作用的直接证据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及小鼠感染模型,在体外和体内评价KDF对致病菌的预防效果,并检测KDF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KDF的作用机理。在体外检测KDF对养殖场中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后,选取3~4周龄,体重12~15 g的C57/BL6雌鼠,分组饲喂一周后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记录KDF饲喂组、KDF饮水组和对照组小鼠感染后的体重变化(n=6),并在感染后第6天将小鼠安乐死检测其盲肠组织载菌量(n=6)、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n=6)和盲肠病理变化(n=3)。另外选取两组3~4周龄,体重12~15 g的C57/BL6雌鼠(n=5),饲喂含有KDF的饲料两周后采集其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饲喂KDF对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458.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赤霉素(GA3)、乙烯利(ETH)浸种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高旱地区常见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nudum Hook.f.)为试验材料进行浸种试验,测定了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青稞幼苗的根长与芽长,并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与喷施2种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的影响,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减轻干旱对青稞的危害、提高青稞的产量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 mg/L矮壮素,100、250 mg/L赤霉素和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2)4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的根长和芽长,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芽长。(3)在12个处理中,筛选到3个强耐旱处理和3个耐旱处理,其中,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青稞幼苗的Pr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为提高...  相似文献   
459.
[目的] 纯化猪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SVV-CH-HB2016毒株,并制备其结构蛋白VP1、VP2和VP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SVV-CH-HB2016病毒颗粒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制备能特异性分泌针对结构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IFA方法分别检测单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蛋白及天然结构蛋白的反应性,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病毒中和保护效果进行测定。利用空斑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后用抗体相加试验来分析14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结果] 在蔗糖密度梯度为5%~45%(W/V)时获得了纯度较好、浓度较高的SVV-CH-HB2016毒株结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了1:12 800,成功制备了17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验证14株单克隆抗体能与重组结构蛋白发生Western blotting反应,17株单克隆抗体能与病毒发生IFA作用;2G6、4A3和4C11 3株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感染的BHK-21细胞具有明显中和保护作用,也能有效抑制SVV-CH-HB2016毒株对293T细胞的吸附。经分析发现,除1F5与2E1、4B8与4F11外,其余10株单克隆抗体分别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SVV的纯化方法,制备了17株特异性针对SVV-CH-HB2016毒株的单克隆抗体,为后期进一步开展SVV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