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6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五彩柊树的新梢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五彩柊树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适合五彩柊树茎段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和细胞分裂素分别是B5和ZT。适合腋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B5+3.0 mg/L ZT,增殖系数可达3.63;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B5+3.0 mg/L NAA,生根率可达63.3%,平均根数3.7条。本研究结果为五彩柊树试管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碳源、氮源、无机盐(K2HPO4、MgSO4·7H2O)成分浓度进行筛选比较,以寻求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0 g/L、玉米粉50 g/L、豆粕50 g/L、K2HPO43 g/L、MgSO4·7H2O 4 g/L.  相似文献   
23.
红外技术具有高效、灵敏、实时、能处理大规模样品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总结了红外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安全、农产品储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安全3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成果,展望了基于大数据与红外技术的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在线快速检测系统实践运用和普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温室网纹甜瓜临界氮浓度和氮营养指数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精准的氮营养诊断和指导生产,研究通过4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的温室网纹甜瓜基质栽培试验,构建了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推导得到了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表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N_c=4.235DW~(-0.353)_(max))揭示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氮浓度值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0.814,同时得到最高和最低氮浓度稀释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R~2=0.808、R~2=0.810;氮素吸收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对网纹甜瓜营养诊断结果基本一致,植株适宜的氮素施用量为始瓜期前4.1g/株,之后1.3~2.7g/株。本研究提出的临界氮浓度、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相较于传统的经验方法更具有机理性,可为温室网纹甜瓜的氮肥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了对网纹甜瓜纹理特征进行定量预测,本文结合多个环境因子(基质含水量、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与随机森林(RF)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4个果实表面纹理特征——对比度(contrast)、熵(entropy)、相关性(correlation)、角二阶矩(ASM)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纹理特征受环境影响敏感度依次为基质水分、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湿度或有效积温。对比RF模型和SVR模型,发现在不同环境因子输入条件下,RF模型均优于SVM模型,其中输入全部环境因子后RF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对比度、熵、角二阶矩的模拟精度均达到了0.90,分别为R~2=0.945(RMSE=0.243)、R~2=0.940(RMSE=0.235)、R~2=0.934(RMSE=0.248)。上述结果表明,RF模型对于网纹甜瓜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为温室网纹甜瓜栽培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栽培管理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
农田土壤中残留和滋生多种病原菌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生物修复研究十分迫切。噬菌体疗法靶向灭活土壤中病原菌的技术为修复此类污染土壤提供了全新途径。本研究以南京城郊某奶牛场牛粪堆积池周边,粪肠杆菌和假单胞菌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例,首先筛选和纯化获得两株专一型噬菌体(YSZ1和YSZ5),再人为加速其宿主谱的表达过程,获得对应的多价噬菌体(YSZ1R和YSZ5K),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形态、核酸、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鉴定,结果表明:在水相和污染土壤中不同噬菌体对于同步灭活病原菌的能力依次为YSZ5KYSZ1RYSZ5YSZ1,并且施用多价噬菌体疗法有助于维护和改善修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噬菌体疗法靶向灭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提供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7.
徐庭焕  黄丹  孙虎 《南方农机》2023,(23):63-67
【目的】实现对农具与农具文化的有效保护,提高大众对于农具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方法】以逆向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排灌农具翻车为例,运用设计学、人机工学和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对翻车外观、结构、材料、设计特点和使用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和再创造,分析中国传统农具设计中体现的造物思想、先民智慧和农耕文化。通过解析翻车独特的设计特点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农具文化的保护方法,并建立了基于逆向工程的翻车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结果与结论】逆向工程技术在农具文化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农具的设计角度出发,建立了更合理有效的农具文化保护体系,强化了传统农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遗产提供了实际方法和框架,有助于实现农具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叶片是植物缺水时生理变化最敏感的器官,监测叶片水分情况可以实时快速判断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从而为温室甜瓜精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网路甜瓜进行4个水分处理的2年盆栽试验,获取了伸蔓期不同叶位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叶片含水率,进一步基于325~1 075 nm波段范围内的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倒数光谱,构建了任意2个波段组合下的比值和归一化光谱指数,并分析上述高光谱指数与甜瓜叶片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网路甜瓜上部叶片一阶导数构建的NDVI680 nm,734 nm、RVI680 nm,750 nm及中部叶片一阶导数构建的RVI603 nm,758 nm模型的R2分别为0.746、0.743和0.707。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模型测试精度R2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SME分别为0.667、0.660、0.600和1.409%、1.629%、1.923%。研究结果为高光谱实时监测网路甜瓜叶片水分状况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根据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对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了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着重了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潜在饵料鱼资源-小型鱼类的情况。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1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其中2010-2011年采集鱼类50种,2015-2016年采集鱼类38种。小型鱼类共采集到32种,其中2010-2011年度为31种,2015-2016年度为22种,减少的种类主要为长江干流繁殖进入天鹅洲故道的种类。2015-2016年相比2010-2011年,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0-2011年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5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而2015-2016年优势种为4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和鲫,来自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有所减少。建议通过灌江纳苗引入似鳊、银鮈、贝氏歺又鱼等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改善生境,为歺又鱼、鲫等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满足其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30.
利用62对SSR引物对16个白化、黄化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白化、黄化品种的遗传结构,以及SSR标记在白化、黄化品种鉴定上的适用性,为此类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对引物筛选和扩增条带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多态性的55对引物中,共检测出1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为3.07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是0.40和0.79;169个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在3.12%~96.88%之间;16个参试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86~0.532,品种间遗传结构差异明显;当D≈0.18时,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3类,其中大部分亲缘关系相近或地理位置一致的品种聚为一类。此外,笔者根据不同引物的等位基因带型构建了16个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并筛选出3对核心引物(TM156、TM508、MSG0380)用于不同白化、黄化茶树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