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24篇
  273篇
综合类   1137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489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以石菖蒲的野生苗为种植材料,随机区组设计,采用不同密度、底肥和追肥3种措施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石菖蒲生长影响差异性显著,综合生长状况、土地利用率和产量,筛选出石菖蒲较佳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是:A2B1C1,A2B1C2,A2B2C1和A2B2C2;单位面积产量鲜重分别为9.52,7.96,8.78,8.32 t/hm2;干重分别为2.64,2.22,2.44,2.32 t/hm2.即采用40 cm×40 cm的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施1 kg/m2农家肥或普钙作底肥,并于种植期间每60 d追施20 g/m2或50 g/m2尿素,能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112.
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 6-BA 1.0 mg/L NAA 0.2 mg/L为最适的增殖培养基;随后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附加6-BA 1.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3.
以苯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肼解后合成了1-氨基-3-苯氧基-2-丙醇。产物经熔点测定、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产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14.
两个新的正整数分拆恒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整数的分拆与许多计数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关于正整数的分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恒等式,但很多正整数的分拆恒等式常以有序分拆或无序分拆单方面讨论。将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联系起来,给出了两个新的与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相关的恒等式,并利用组合方法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115.
为了保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遗传多样性,合理开发利用中华蜜蜂资源,用新法饲养和旧法饲养对安徽皖南山区的中华蜜蜂群体温度变化及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法和旧法饲养的中华蜜蜂蜂团中心温度分别为:春季(32.57±0.29)℃和(32.78±0.60)℃,夏季(34.03±0.33)℃和(34.26±0.31)℃,秋季(32.19±0.26)℃和(32.39±0.26)℃,冬季(26.14±0.39)℃和(27.47±0.31)℃;边缘温度分别为:春季(22.24±1.77)℃和(22.49±1.78)℃,夏季(33.71±0.64)℃和(34.08±0.66)℃,秋季(19.27±0.54)℃和(19.68±0.52)℃,冬季(14.20±0.09)℃和(14.81±0.07)℃。新法和旧法饲养的蜂团中心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季和冬季新法和旧法饲养的蜂团边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春、秋季差异不显著;冬季旧法蜂团中心与边缘温度均高于新法。在环境温度剧变条件下,通过群体的调节,冷库中繁殖群蜂团中心温度保持30.5~32.6℃;温室中断子群蜂团中心温度保持27.8~31.8℃。  相似文献   
116.
蜘蛛和瓢虫类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生物资源,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吉白茶"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综合分析花蓟马和茶短须螨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花蓟马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锥腹肖蛸;与茶短须螨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黑色蝇虎、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鳞纹肖蛸.花蓟马5个时段的空间格局均是聚集格局,5种主要天敌与花蓟马之间的|w|值均小于13.462 9,两者之间的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花蓟马的种群聚集指数λ2,表明其聚集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天敌龟纹瓢虫的聚集也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其余4种天敌的聚集是由环境中某一因素引起的.茶短须螨5月25日的空间格局是随机格局,其余是聚集格局.茶短须螨与其5种主要天敌的|w|值均小于13.462 9,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茶短须螨6月9日的种群聚集指数λ为2.039 7,此时的聚集是由自身原因引起的,其余时间以及5种天敌的聚集都是由环境中某一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7.
小麦各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为控制灌水的条件下,采用将15N标记到不同土壤层次的土柱试验,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扬花、成熟4个生育时期,小麦对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吸收量及利用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拔节期对10~20、40~50和70~80 cm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15.7%、3.4%和1.2%,孕穗期对3个标记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30.6%、10.7%和3.9%,扬花期分别为33.1%、13.1%和5.1%,成熟期分别为32.5%、12.4%和4.7%;小麦对10~20 cm深度标记15N的吸收利用在孕穗期基本接近最高值,40~50、70~80 cm中下层标记硝态氮吸收峰值出现较10~20 cm标记处理推迟,至扬花期达最高值;不同层次土壤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与相应土层的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以FFC—23A型爪式粉碎机为样机,利用现代声学测试分析手段对其工作时定齿盘内、外圈齿与相应动齿相掠过所产生的旋转噪声进行了试验分离研究,从而得出了爪式粉碎机旋转噪声的主要成分源自工作中外圈定齿与其相互作用的动齿所产生的噪声。  相似文献   
119.
 冬季对北方运动场草坪进行了加热保温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在严寒的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各处理可以使草坪地表温度提高6~9 ℃,草坪草光合速率可以保持在14 CO2 mg/(dm2·h)以上,增温保绿效果极其显著(P<0.01),各处理的色泽均达到3级以上,草坪不结冻,保持青绿,可以满足每月进行1~2次足球比赛的要求。单一覆膜处理经济有效,简单易行,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仅为4.90元/m2,应是北方运动场草坪冬季加热保温技术中的首选方法。水加热(太阳能)+覆膜技术处理虽增温保绿效果好,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较高,为14.69元/m2;电加热+覆膜处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为8.97元/m2.  相似文献   
120.
选用ROC16、ROC22两个甘蔗品种,分别施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苗期分3次取样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45和75 t/hm2浓度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多酚氧化酶活性,75和105 t/hm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45 t/hm2处理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苗期后期(5月22日)的过氧化物酶活性;3种浓度酒精废液都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45和75 t/hm2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处理105 t/hm2极显著提高了甘蔗的分蘖率。定量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常规施肥处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国内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