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05篇
  225篇
综合类   1488篇
农作物   398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52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41.
42.
盆栽竹芋的养护要点及老苗快速复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竹芋对环境因子敏感、栽培技术要求高,易出现叶片生理病害及叶斑病、根茎腐病等病害的情况,介绍了竹芋小苗、大苗期盆栽不同生长时期栽培管理的要点.针对盆花养护与栽培中出现的秋季、冬春季普遍存在大量失去美感的盆栽竹芋老苗,通过大量养护复壮工作,总结了秋季盆栽竹芋适当重剪、夏季高温后盆栽加强遮荫与叶面喷水、长期室内摆放后的老苗适当增光控水迅速复壮技术;春季分盆换土、保湿、保温促新芽萌发的低温冬季后的竹芋盆花彻底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43.
影响池养鳜健康的关键水生态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子尼 《水产学报》2008,32(4):601-607
池塘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多因素、非典型的复杂系统,用单因素统计法难以研究池塘养殖中的生态问题.在16口鳜养殖塘进行试验(总面积为4.7 hm2),每两周采样一次,获取鳜健康指标和pH、铵氮、硝酸盐氮、二氧化碳、总碱度、镁和细菌总数等17项水生态因子的87组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研究探讨用权重因子、偏回归平方和、F检验值和相关系数等统计量优化进入鳜健康模型的因子.在满足一定准确度条件下,优选出用pH、铵氮、硝酸盐氮、二氧化碳、总碱度、镁浓度和细菌总数等7项因子为自变量,利用回归技术,求出它们与鳜健康指标(y)的关系模型为的非线性模型,模型的预报准确率为92.4%.借助所得模型进一步推导出对鳜健康指标影响由大到小的因子是细菌总数、二氧化碳、pH、铵氮,他们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次为(13~27)×104 cfu·L-1、小于3 mL·L-1、7.5~8.0、0.5 mL·L-1.  相似文献   
44.
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相似文献   
45.
以铁观音茶树叶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及RACE法,克隆了茶树几丁质酶基因CsChi(GenBank登录号为KR078345).CsChi基因的cDNA全长为1 192 bp,包含9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Chi蛋白的分子量为34.33 ku;理论等电点pI为8.44;原子组成为C1519H2285N413O464S18,总原子数为4 699;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有6个蛋白的跨膜区域,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没有卷曲螺旋结构存在;CsChi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含有保守的ChtBD1结构域,与溶菌酶的保守结构域类似,可能兼具几丁质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q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茶树的CsChi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推测CsChi基因在茶树干旱等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共生菌Arsenophonus、水稻和温度对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率的影响,揭示影响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的重要因子。【方法】通过共生菌Arsenophonus(感染和未感染)与水稻品种(TN1、IR56和Mudgo)以及Arsenophonus与温度(21℃、23℃、25℃、27℃、29℃和31℃)两个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观察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时间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结果】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水稻品种上褐飞虱发病率均以含Arsenophonus的试虫较低,而不同温度下的褐飞虱发病率则仅喷菌处理后第3 d和5 d时在25℃、27℃和29℃时含Arsenophonus的试虫发病率显著较低,其他温度下无显著差异。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Arsenophonus与水稻品种双因素试验中均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而Arsenophonus与温度双因素试验中仅在喷菌处理后第3 d、5 d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温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发病率,23℃~29℃条件下褐飞虱的发病率较高,LT50较短,为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适温范围。其中,27℃时发病率最高,LT50最短,最为适宜;31℃和21℃条件下褐飞虱发病率较低,LT50较长,不利于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温度还影响含Arsenophonus与不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的相对大小。其中,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在27℃、29℃时相对较长,在其他温度下则相同甚至较短。【结论】共生菌Arsenophonus显著抑制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致病力,且该作用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黄绿绿僵菌发病率,而水稻品种以及Arsenophonus和水稻品种间、Arsenophonus和环境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大瑶山山脉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本研究测定了来自大瑶山29份茶树单株的19项生化指标.其中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等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生物碱等组成,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组成.对主要生化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瑶山野生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并从中筛选出了一批特异资源,如高氨基酸(>4.00%)资源9份、高咖啡碱(>5.00%)资源23份、高EGCG(>10%)3份.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再生力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0,头季千粒重、叶干质量下降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产量与再生季再生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516、-0.637、-0.676。再生季有效穗数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活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615。头季结实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再生季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再生力的重要因素。综合两季产量和再生力特性来看,深两优5814、C两优608、准两优608、丰两优香1号等4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在江西中北部的三熟制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9.
以6个新疆加工型辣椒品种207、208、64、66、67、HT113为试材,以MS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浓度的NAA、2,4-D、TDZ、KT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加工型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适应于新疆加工型辣椒的花药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98%~29.65%,胚状体诱导率为0~6.88%。0.5 mg·L~(-1) 2,4-D+0.1mg·L~(-1) TDZ和0.5mg·L~(-1) NAA+0.1mg·L~(-1) KT分别是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诱导最适宜的激素组合;在新疆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下,7月中旬前的花药接种培养最为适宜;胚状体继续发育成熟后,通过练苗移栽获得了56株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50.
早熟金柑新品种‘金秋早’是从福建省尤溪县‘尤溪金柑’园中优良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生长健壮。果实近球形,果皮橙黄至橙红色,单果质量17~26 g,皮肉脆嫩化渣,酸甜可口,风味浓。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总酸0.8%,总糖9%,维生素C 394 mg·L~(-1)。每果种子数5~7个。成熟期在11月上旬,比‘尤溪金柑’早15~20 d。适宜在福建省尤溪金柑适栽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