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2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885篇
林业   782篇
农学   951篇
基础科学   598篇
  1069篇
综合类   2504篇
农作物   377篇
水产渔业   293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38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为了探索快速测定完整黍稷籽粒蛋白含量的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比较原始透射光谱经导数处理结合不同回归算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一阶和二阶导数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4种方法的分析效果相近,最优的是一阶导数结合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黍稷蛋白定标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8806,定标标准误差(SEC)为0.3424,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8570,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3751,外部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454。最终以完整黍稷籽粒为样品所建立的蛋白NITS模型,可以用于黍稷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2.
苜蓿草地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LI-8100对河北沽源牧场地区3年生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以及季动态进行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大气辐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单峰曲线,各观测日的最小值分别为3.102,2.071,4.655,4.52,3.355μmol·m-2·s-1,出现在每天8:00-9:00和18:00-19:00之间,相对应的最大值分别是4.934,3.034,6.948,5.682,4.823μmol·m-2·s-1,出现在13:00-16:00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与5 cm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大,R2的值为0.2722~0.8214(P<0.05),与10 cm土壤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20 cm土壤温度相关性不大。土壤呼吸季动态呈不规则单峰曲线,最小值是2.48μmol·m-2·s-1,出现在6月26日,最大值是5.79μmol·m-2·s-1,出现在7月24日。土壤呼吸季动态与5,10,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均无相关性,与5,10,20 cm深度土壤湿度均有极相关关系(P<0.01),与太阳辐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孟佳  黄建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2):468-478
为明确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滞育的分子机制,使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小黑瓢虫雌成虫非滞育期、滞育期和滞育解除期的相对转录水平,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选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基因、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基因、促葡萄糖转运1蛋白亚基基因Ref和SCoAL琥珀酰辅酶连接酶基因GDP-formin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在小黑瓢虫雌成虫3个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从9个样品中共筛选出67.86 Gb的clean data;936 447条contig被组装成52 255条unigene,所有的unigene都通过BLAST对Nr数据库进行了注释,有23 539...  相似文献   
994.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 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 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冬季覆盖的条件下,研究了雷竹林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均有极大的盈:N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1.55~2.70,P的盈余量与P输出量之比为3.49~13.44,K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3.5~6.9.高量化肥处理(CF2.0)的N、P和K盈余量分别达到1187、224.8和847 kg·hm-2,分别比低量化肥处理(CF1.0)提高了68.1%、76.9%和27.4%.与低量化肥处理(CF1.0)相比,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1.0+PM1.0)的N、P和K的养分内部利用效率(INUE)分别提高了30.2%、31.2%和95.0%,竹笋产量提高了2.16倍;半量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0.5+PM0.5)N、P和K的INUE值分别提高16.6%、15.9%和32.3%,竹笋产量提高了74.2%.对肥力水平高的雷竹林,增施化肥对竹笋产量的提高不显著,但可造成养分的大量盈余,从而导致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并增加环境污染风险,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或者减少化肥用量不仅提高了雷竹竹笋产量,而且可以降低养分利用效率,减轻化肥对环境污染压力,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择伐后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针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不同择伐强度的针阔混交林样地,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以及10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通量。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动态与土壤温度日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单峰曲线。采伐强度不同间接影响着土壤呼吸速率。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在0.6—8.2μml·m^-2·s^-1之间,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雨季(6月、7月、8月、9月)土壤呼吸明显大于旱季(5月、10月、11月);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不同月份通量值在1.68~18.82mol·m^-2之间,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11月。与北半球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6年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通量为84.37mol·m^-2,与朝鲜半岛硬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相似,但比一些热带地区的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997.
黄波罗树皮即中药黄柏,具有抑菌、抗病毒、降压、镇咳和祛痰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小蘖碱.本文选取带岭、帽儿山、苇河三个种源的黄波罗各6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蘖碱含量,调查小檗碱含量种源变异情况及其在黄波罗植株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每个种源各部位小檗碱平均含量差异不明显;而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有明显差异,各个部位含量大小为根部〉树皮〉枝皮〉叶部.  相似文献   
998.
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及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果实中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积累除受内源激素、韧皮部卸载等因子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依靠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控.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多重的角色,是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同时为果实细胞膨大提供渗透动力.山梨醇属于糖醇类,是山梨糖光合同化产物,可以作为可溶性贮存物质,也可作为类似于蔗糖的一种同化物运输物质.此外,山梨醇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改善果实风味也有关(周睿等,1993;Beruter et al.,1997),其在果实内能通过其代谢酶被迅速转化(周睿等,1993;Bianco et al.,2002),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dehydrogenase,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rbitol oxidase,SOX)是参与山梨醇代谢的关键酶,其中SDH催化山梨醇转化成果糖与葡萄糖,SOX催化山梨醇氧化成葡萄糖(周睿等,1993;Yamaki et al.,1986).  相似文献   
999.
主要设计的是山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电子政务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为基于Struts与Hibernate框架的J2EE架构,是目前开发Web应用的主流技术之一.对Struts和Hibernate这两种框架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和结合了它们的优点,最后以系统中一个模块的实现为例说明系统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滤食性动物放流对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物操纵原理,以TP、TN、NO3--N、NO2--N、NH4+-N、CODMn、Chla、SD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了滤食性生物螺(C. cathayensis)、蚌(Hyriopsis cumin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放流对西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放流后,西五里湖水体透明度有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提高了26.8%,其中最大值达60cm,比放流前提高了91.7%;TP含量呈下降趋势,8次监测中有6次的测定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要求,占总监测次数的75%;虽然8次监测中的TN含量均属劣Ⅴ类,但其含量与放流前相比有降低趋势;同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也从放流前西五里湖高于东五里湖,转变成放流后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说明向富营养化湖泊放流滤食性生物对提高水体透明度、降氮、除磷具有良好效果,能够使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