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588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870篇
基础科学   483篇
  953篇
综合类   1476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760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3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8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简要介绍了涕灭威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详细分析了其在国内外登记管理、食品中涕灭威残留及其风险评估、土壤中涕灭威归趋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2.
The complete genome of the two‐spotted spider mite, Tetranychus urticae, has been reported. This is the first sequenced genome of a highly polyphagous and resistant agricultural pest. The question as to what the genome offers the community working on spider mite control is addressed.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热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 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 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等,不同起源各器官热值顺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高低排序依次为叶、花、枝、树 墩、干、粗根、细根、中根。秋茄热值随滩位向外延伸呈现上升趋势,天然林热值对滩位的响应比人工林更为敏感。 从径级差异看,大致为径级越大,热值越高,径级郁热值 径级芋 径级玉 径级域,另外径级变化对秋茄不同器 官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其他纬度相比,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秋茄热值较其他纬度秋茄热值低,并且各器官间热 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对QuickBird标准组合(全色0.61 m+多光谱2.44m)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探讨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在影像融合及评价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以友好的全中文界面,在同一平台上以简单的操作过程即可完成影像的融合过程与质量评价指标的求算,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跨平台、语言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操作不便与信息损失,而且丰富的融合算法和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完成多种影像数据的融合和质量评价;从QuickBird影像融合与质量评价结果来看,参与融合的4种算法中以Pansharp融合算法最好,其次为小波变换算法,IHS算法、PCA算法融合效果最差,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Titan Image7.0软件是一种非常好的遥感影像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995.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以及腐霉利与福美双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7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百菌清、异菌脲、腐霉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52mg.L-1;腐霉利和福美双原药以5∶1、1∶3、1∶5混配后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1.44、124.22、128.4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腐霉利WP 562.5g.hm-2、25%啶氧菌酯SC 112.5g.hm-2、50%啶酰菌胺WG 300g.hm-2 3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996.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措施,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对旱地小麦0~100 cm土壤蓄水量、籽粒蛋白质积累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增加了N∶P为1∶0.5和1∶0.75条件下越冬至抽穗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增加了0~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降低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蓄水量.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 kg·hm-2,增加施磷量增加了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显著增加了0~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施氮量为180 kg· hm-2,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以N∶P为1∶0.75最高,开花期、成熟期以N∶P为1∶0.5显著最高;0~35 d籽粒蛋白质、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均以N∶P为1∶0.75显著最高,N∶P为1∶0.5最低.此外,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与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呈负相关.可见,旱地小麦深松十深施有机肥条件下,播前适当增施氮肥且N∶P为1∶0.75有利于增加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降低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增强小麦抗旱性,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997.
 通过饲养试验对3个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研究,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基础。选取杜寒14只,南本18只,寒本12只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到9月龄,选取部分试羊进行屠宰,比较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杜寒F1羔羊全期平均日增重达252.81g,极显著高于寒本(P<0.01),显著高于南本(P<0.05),南本显著高于寒本(P<0.05);杜寒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寒本(P<0.01),显著高于南本(P<0.05),南本与寒本差异不显著(P>0.05);南本的大理石纹极显著高于杜寒与寒本(P<0.01)。南本的熟肉率显著高于寒本(P﹤0.05)。杜寒杂交组合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8.
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广西的香蕉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具有优异性状的香蕉新品种。从广东省引进9个香蕉栽培品种,并与广西主栽品种威廉斯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引进品种的综合表现均有各自的优异特性,其中W3假茎高达271.67 cm,单株产量略高于对照威廉斯,果实品质表现最佳;W14假茎最矮,生育期比对照早24 d,果实品质好,但单株产量低于对照4.82 kg;W2、W4、W8和W12产量高,果形好,果指长,色泽光亮;W7、W9和W10风味或口感均比对照好。引进的9个香蕉栽培品种在田间的初步表现良好,具有优于当地品种的特异性状或与对照品种性状相当,值得进一步在广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99.
远程控制终端阀室大多位置偏僻,特别是我国西部,昼夜温差较大,经常造成RTU阀室冬季温度过低.主要原因是阀室内没有足够热量,仅靠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PLC控制柜的最低运行温度,因此需要使用外供热源.在PLC控制柜底部安装两片30 W加热片,RTU阀室温度明显提升,PLC控制柜内的温度由0℃左右提升至6℃.若将加热片数量增至10片,控制室的温度可以恒定在10℃,从而可以彻底消除PLC在低温下工作效率低、甚至停止工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在海底管道挖沟埋设施工中,除了管道登陆的近岸段采用预挖沟方式挖沟以外,其他海洋段普遍采用海底挖沟机进行后挖沟埋设.在后挖沟施工中,海底管道挖沟机利用高压射流冲射海底泥面形成所需的沟形,采用射流泵将冲射过程中打散的泥沙及时排出工作区域.基于对射流泵设计原理、射流泵的基本方程以及射流泵性能曲线的分析,给出了海底管道挖沟机射流泵的技术参数(最大土方流量、流量比、扬程比、面积比、射流体积流量等)的确定方法及步骤,可为海底管道挖沟机相关参数的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