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以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全长基因P1导入大豆基因组中.获得了抗性植株。经GUS染色、PCR及PCR-southern杂交等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为利用大豆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新型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EGFP基因在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试验将增强型绿色免疫荧光基因片段定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pFB-neo,获得重组反转录病毒质粒pFB-NE,利用三质粒共转染系统,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反转录病毒质粒pFB-NE以及含有辅助病毒...  相似文献   
3.
农业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环境保护是人类全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的一部分。为此,从农业环境保护的意义出发,论述了其保护体系的构建情况,指出加强环保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秸秆生物炭对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玉米农田不施生物炭(C0),施生物炭分别为15 t/hm2(C15)、30 t/hm2(C30)和45 t/hm2(C45)后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并估算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CO_2和N_2O的季节累积排放总量,与C0处理相比,CO_2最大降幅为24.6%(C15),N_2O最大降幅为110.35%(C45),且其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CH_4的季节累积排放总量由小到大依次为:C15、C30、C0、C45,其中,C15处理较C0处理降低幅度最大为259.62%,添加生物炭同时也降低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处理C15、C30和C45的GWP值较对照C0分别降低88.2%、123.2%和109.9%,GHGI分别降低88.86%、121.60%和100.03%。施用适量的生物炭可以有效增加玉米产量,处理C15、C30和C45的增幅分别为6.28%、7.27%和1.69%。处理C30显著降低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及其排放强度,并且产量的增幅最大。因此,在当前玉米农田管理措施下,生物炭施用量为30 t/hm2时可实现玉米增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对砂壤土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砂壤土的p H值、电导率及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设5个生物炭添加比例,分别为0(CK)、1%(T1)、2%(T2)、4%(T3)、6%(T4)。结果表明,p H值和电导率均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砂壤土的电导率较CK分别提高了2.79%、10.88%、11.30%、12.50%。土壤淋溶液中氮素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氮素累积淋溶量也逐渐减小。各处理淋溶液中氮素的淋失总量较CK分别降低了2.89%、7.41%、9.50%和12.25%。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有效改变砂壤土的理化性质,降低氮素的淋失量,降低地下水面源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播种机在农业上的使用,使农民从传统的手工作业转变为机械作业,不但大大的缩短了农民耕种的时间,降低了农民的成本投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播种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农民要对播种机重视起来,无论是对播种机的使用还是维修方面都要注意,本文主要讨论播种机在使用和维修保养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O型口蹄疫病毒VP1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合成我国O型口蹄疫病毒2个疫苗毒株VP1基因的3个抗原袁位,与另外扩增的流行毒株VP1基因末端273bp片段相连,构建出O型VP1嵌合基因片段(VP1O)。然后,将VPIO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1O,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VP1O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的VP1O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对表达蛋白通过包涵体洗涤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VP1O蛋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有关同志,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存在着两种看法:一是悲观论,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发展速度慢,每年除进口1500万吨粮食外,还差百把亿斤,1985年可能要缺粮几百亿斤。人口降不下来,又无法再扩大进口,所以前途悲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粮食增产速度正在加快,人口是可以控制住的,虽然有困难,但前途光明。 1982年我考察了几个地方,所到之处形势喜人,我认为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农业政策,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承包制),我国农业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绵羊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19(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9,CCL19)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和关键转录因子,探究该基因在转录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绵羊CCL19基因5'-侧翼序列1 000 bp,PCR扩增启动子的7个不同长度的截短片段,并连接至pGL3-Basic质粒;将重组质粒与pRL-TK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不同截短片段的相对荧光活性。利用在线预测软件分析和筛选CCL19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pRL-TK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质粒的相对荧光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7个不同长度(pGL3-P、pGL3-P1、pGL3-P2、pGL3-P3、pGL3-P4、pGL3-P5及pGL3-P6)的CCL19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6/-186 bp为CCL19基因启动子核心启动子区域,表明该区域对CCL19基因转录调控有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到该区域存在POU5F1(-201/-189 bp)、ZBTB26(-228/-217 bp)、FOXI1(-239/-228 bp)、GLI2(-255/-243 bp)和SP2(-219/-211 bp) 5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成功构建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显示,POU5F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缺失后绵羊CCL19基因转录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FOXI1、ZBTB26、SP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后绵羊CCL19基因转录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 试验成功构建CCL19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确定CCL19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6/-186 bp,并鉴定出转录因子POU5F1结合位点可能是CCL19基因转录的重要调控位点,为下一步研究绵羊CCL19基因在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和淋巴细胞迁移等方面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2年4月,我来过固原,那时候这个地方很困难,年人均收入才几十元,难得温饱,固海扬水工程还未建成,提水灌溉的潜力还看不出来,真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这回,我们参观了上黄村和陶庄种草种树治理黄土高原的试点,也参观了固海扬水工程和吊庄建设的居民点,感到走向治穷致富的通道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