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溶血弧菌对南美白对虾致病力及黄酮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副溶血弧菌3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对南美白对虾致病力影响,发现注射感染虾只在高密度菌液中有死亡,24 h的LD50为1.2×107/mL,95%的置信限为5.61×106~2.04×107/mL;而创伤感染虾在不同密度菌液中都有死亡,浸泡感染虾则都没有死亡。表明创伤程度及其导致的健康状况恶化是弧菌致病的关键。同时发现肌肉创伤处是弧菌致病的主要部位。初步探讨了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副溶血弧菌的抗菌作用,为养虾生产的防病治病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RAPD标记在合浦珠母贝家系F1代的分离方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RAPD标记在合浦珠母贝F1代全同胞家系共27个样品中的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从21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了8条引物用于扩增分析,结果共扩增出49个位点,其中正常位点47个(95.9%),异常位点2个(4.1%),即子代有扩增带而双亲无。47个正常位点中3个位点在F1中不分离(6.4%),44个位点发生分离(93.6%,即多态位点)。卡方检验表明,44个分离位点中32个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72.7%),12个位点发生偏分离(27.3%)。符合孟德尔分离位点中按11分离位点占43.8%,31分离位点占56.2%,其中,父本特有标记、母本特有标记和双亲共有标记分别占28.2%,15.6%和56.2%,父本特有标记略多于母本特有标记。根据“双假测交”理论,11分离位点是构建F1代家系的作图位点。较高的11分离位点表明,利用RAPD标记构建合浦珠母贝遗传连锁图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运用可视芯片技术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志贺菌Shigella、沙门菌Salmone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方法.分别选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中编码脂多糖O157抗原的基因(rfbE)...  相似文献   
4.
5.
6.
对近10年国内外籽粒苋在饲料、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对于籽粒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饲料、食品的粗加工方面,其食用价值基本未开发,应加大籽粒苋在功能性和食品方面的应用,使其作为新型的食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VP2蛋白Cys-402、Cys-214对猪细小病毒VLPs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猪细小病毒VP2 Cys-402(A)、Cys-214(B) 定点突变体为基础,将突变体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及核酸免疫猪细小病毒抗体阴性的小白鼠,通过电镜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探讨突变Cys-402、Cys-214对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影响,旨在寻找利于外源基因插入的病毒样颗粒内部位点.电镜和小白鼠核酸免疫试验结果表明:Cys-214对病毒样颗粒的组装和免疫原性的发挥是必需的,其突变后不能促使VP2形成病毒样颗粒,更不能在免疫后的小白鼠血清中监测出相应抗体的存在;而Cys-402的突变并不干扰病毒样颗粒的形成和免疫原性的发挥.由此可以推测Cys-402及其附近可能存在利于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点.  相似文献   
8.
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信息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党校图书馆如何创造性的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是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和筛选良好的猪乙型脑炎和猪细小病毒的核酸疫苗,并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用重叠PCR法把PPV VP2和JEV E10连接,再将扩增的IFN-γ连入构建载体pcDNA.VEI使其共同表达.用脂质体将pcDNA.VEI介导入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体外表达.用pcDNA.VEI和不表达IFN-Κ的pcDNAZ.VE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立PBS、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和pcDNA3.1空白质粒免疫对照组.共免疫两次,间隔2周检测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通过鉴定核酸疫苗的构建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其转染的Vero细胞.该核酸疫苗能够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ELISA结果显示,与pcDNA.VE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pcDNA.VEI所诱导产生的两种抗体都较高.pcDNA.VEI组能较稳定的诱导产生T细胞亚群,并检测到CD4+/CD8+比例于首免2周后都高于pcDNA.VE.因此表明该核酸疫苗能产生特异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且是安全的,证明了IFNγ基因具有免疫增强效果,为乙脑和猪细小病毒核酸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了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四川分离株(A/Swine/Sichuan/01/2006)的NS1基因,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NS1.将该质粒转化进大肠杆菌RosettaTM,经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电泳表明融合的NS1蛋白得到了大量的表达,该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50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该蛋白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几种常见猪群传染病病原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进一步优化应用于临床SI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