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1988-1995年对安徽省重要的木本药用植物害虫的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报道了近年来在杜仲,山茱萸,厚朴,紫玉兰,木瓜等9个主栽药用经济树种上所发生的害虫种类及重要害虫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为现阶段开展木本药用植物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根据油茶园节肢动物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亚群落.共调查到物种97种,分属77科,其中植食类50种,分属46科;肉食类32种,分属26科;中性类5种,分属5科.  相似文献   
23.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在对油茶园害虫茶袋蛾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及模糊贴近度方法,系统研究了茶袋蛾与其天敌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茶袋蛾空间生态位重叠值>0.8758的天敌有跳蛛、圆蛛和蟹蛛;时间生态位重叠值>0.4748的天敌有蟹蛛、圆蛛和肖蛸。天敌与茶袋蛾灰色关联度较高的种类依次为圆蛛、姬蜂、小蜂、寄蝇和微蛛;与理想天敌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为微蛛、肖蛸、跳蛛、姬蜂和小蜂;天敌同茶袋蛾和理想优势种关联度总积分较高的依次为微蛛=姬蜂>圆蛛=肖蛸=小蜂。茶袋蛾与其天敌模糊贴近度最大的是圆蛛,其次为肖蛸。这些结果表明圆蛛对茶袋蛾追随效应显著,为优势种天敌,其次为肖蛸。  相似文献   
24.
为分析杨树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在对安徽舍肥杨树林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别用通径分析、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均匀度.,与多样性H'关系密切,物种数S、优势集中性C和物种丰富度R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全年13次调查结果可将群落聚为5类,D为1.474 1.反映出群落的变化状况,聚类交替现象则反映出群落在较长时间内的复杂性.将群落结构按1年中的时间顺序分割为4段(3~4月、5~8月、9~10月、11~12月),反映了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杨树林害虫与天敌结构与动态进行分析,按系统分类学划分共调查到害虫36种,分属于22科。杨树主要害虫为舟蛾科和跳甲科。天敌亚群落共调查到22种,分属于16科。主要的捕食类天敌为微蛛科和肖蛛科。  相似文献   
26.
玉兰大刺叶蜂MegabelesescrassitarsisTakeuchi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 ,中国新记录种。严重危害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和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Desr,分布于安徽大别山区。 1年发生 1代 ,以预蛹在土壤内茧中越夏越冬。幼虫食叶危害 ,每年 5月上、中旬为猖獗危害期。此虫发生与海拔、温度、湿度关系密切。以 80 %敌敌畏乳油稀释 1 5 0 0倍喷射 3龄前幼虫 ,可杀死幼虫 95 %以上。  相似文献   
27.
栗角斑蚜与红点唇瓢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栗角斑蚜及其天敌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板栗生长的4~7月和9月等5个时期,栗角斑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是球形,在林间基本上呈聚集型分布.只是在个别时期(8月和10月),栗角斑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为直线型,在林间的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红点唇瓢虫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形,在林间呈聚集型分布.栗角斑蚜种群和红点唇瓢虫种群的实验半变异函数曲线模糊贴近度在不同时期均较高,同域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8.
应用苦参碱烟碱乳油喷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不同浓度喷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黄翅缀叶野螟幼虫。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乳油600倍液防治杨小舟蛾、杨扇舟蛾、黄翅缀叶野螟幼虫死亡率依次为100%、99.2%和100%,校正死亡率依次为100%、99.2%和100%;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倍液防治上述3种害虫幼虫死亡率依次为93.2%、96.9%和95.7%,校正死亡率依次为92.8%、96.7%和93.0%;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液防治上述3种害虫幼虫死亡率依次为79.2%、64.3%和80.5%,校正死亡率依次为78.0%、62.3%和79.4%。t检验结果,1.2%苦参碱烟碱乳油600与800倍液、600与1 000倍液、800与1 000倍液之间幼虫死亡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生产上宜采用600倍液防治,并可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29.
宣木瓜园节肢动物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宣木瓜园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和数量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共调查到节肢动物80余种,分隶于蛛形纲、重足纲和昆虫纲.其中昆虫纲约有70种,捕食性天敌20余种,害虫有50余种,主要是食叶性害虫.其结果为宣木瓜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了深入了解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对油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和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与其主要生态学指标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H''与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及物种数S呈正相关,而同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呈负相关.因此,提高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可通过营造油荼园生境以增加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和物种数S而减少物种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