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选择8头健康、无疾病的种公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Penac-T对种公猪精液品质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射精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精子畸形率、顶体异常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pH值和受胎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日粮中各养分的消化率方面,试验组的消化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2.
Penergetic-t是新一代绿色饲料添加剂,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技术生产的生物产品,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草药的信息,如龙胆、金菊花、黑醋栗、孜然芹、亚麻子油等,能够改善动物消化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和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Penergetic-t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信息的载体.目前,国内外关于pener...  相似文献   
43.
44.
蜂胶及Penac-T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猪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仔猪生长至育肥结束出栏进行为期12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添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均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P<0.05)和饲料利用率(P<0.05);在育肥期,各试验组饲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得到提高;从经济效益看,可促进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探究用同一浓度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单体(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棕榈酸)处理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SC),研究其对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滴形成的影响。从18月龄延边黄牛半膜肌中分离提取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 μmol/L油酸(OA)、硬脂酸(SA)、棕榈油酸(POA)和棕榈酸(PA)培养96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生成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SREBP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脂肪酸处理组细胞均有脂滴形成,油酸和棕榈油酸处理组相对于棕榈酸和硬脂酸处理组在肌管内形成的脂滴数量更多,且脂滴的形态较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添加油酸和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PPARγ、SREBP1、C/EBPα的表达,抑制了SCD基因的表达;添加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则在促进PPARγ、SREBP1、C/EBPα基因表达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SCD基因的表达(P < 0.05)。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以诱导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腺苷酸(3',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ote,cAMP)环化酶合成酶2(adenylyl cyclase 2,ADCY2)基因对延边黄牛脂肪前体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选取3日龄的延边黄牛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进行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设计ADCY2基因的干扰片段(siADCY2-1、2、3),构建pEX4过表达载体;分别收集正常诱导(对照组)、干扰和过表达0、5和10 d的脂肪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和ADCY2在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的转录水平,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含量的变化;用甘油三酯试剂盒检测甘油三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脂分化过程中,与未分化相比,ADCY2基因在分化的第5和10天表达量均极显著上升(P<0.01),而分化第10天与第5天相比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siADCY2-1干扰效率最高,过表达ADCY2基因使其mRN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内ADCY2基因mRNA水平提高了约4 000 000倍,脂肪细胞内脂滴含量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成脂关键基因C/EBPα和PPARγ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而RNA干扰组细胞内ADCY2基因mRN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脂肪细胞内脂滴含量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下降,成脂关键基因C/EBPα和PPARγ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因此,ADCY2基因过表达能显著增加成熟脂肪细胞的脂滴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促进成脂关键基因C/EBPα和PPARγ的表达,说明ADCY2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试验选用10头体重(230 kg)相近,24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公牛),进行了蜂胶Penanc-T复合剂对延边黄牛育肥效果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17 d的育肥,试验组全期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140.60 kg和1.20 k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牛体长、胸围和胸宽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血清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无机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8.
除胃饥饿素(Ghrelin)外,Ghrelin基因还能衍生出多种具有活性的产物。本文对Ghrelin基因衍生肽进行了介绍,并对2种主要的产物去酰化胃饥饿素(Des-acyl ghrelin)和肥胖抑制素(Obestatin)的分布、主要功能及其分泌调节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展其在动物生产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69-19873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5%、6%(以精料为基础)水平添加于肉牛日粮中,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植物油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油组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下降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植物油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其他指标含量不产生明显变化。植物油组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降低了肉牛的采食量、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但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眼肌面积,提高了肉质等级,使胴体和牛肉品质得到提高。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的比例不宜过高,可控制在日粮精料的5%以内。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延边黄牛ACTA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其多态性对肉质性状的影响。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探讨ACTA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延边黄牛ACTA1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A193G突变,导致氨基酸Arg → Gly的错义突变;A298G突变,导致氨基酸Lys →Arg的错义突变。χ2检验显示,A193G和A298G位点于检测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延边黄牛ACTA1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肌肉中肉豆蔻酸、油酸含量、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等级呈显著相关(P<0.05)。初步认为ACTA1基因对延边黄牛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作为延边黄牛新品种早期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