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1.
妇女解放和提升妇女社会地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政治权力图景中,高阶政治权力更能综合地反映当前妇女地位的真实状况。本文根据当代妇女解放运动所发生的变化,重点分析政治权力高阶妇女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妇女参与政治所筛选的结果。依此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格局中政治权力高阶的图景。结果得出:政治权力高阶明显呈现出两性分布不均匀的图景,中国妇女地位的提升,还有很长距离要走。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中国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亦是农村最有价值的资源。在农村土地的交易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已经提出将市场化改革作为农地交易改革的突破口,并就此目标推出部分地区试点研究。通过梳理有关“农村土地交易制度”的学术文献,从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交易的界定、农村土地交易的模式和纠纷进行综述,归纳未来研究的重点: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的顺序问题;农村土地交易矛盾持续不断;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国家“公益”征地矛盾问题;产权权利束的划分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政策,农民对这项政策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是这项政策具体化的关键。通过对宣威市马村从农民对政策的需求角度实施调查,发现受生产结构和种养殖的传统知识限制,农民对生产发展的政策需求较为强烈,而对村容整洁等很多容易形成"形象"的政策需求度较低。根据实际需求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在西部欠发达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政策是,推进生产发展类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农民发展理论的分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的梳理,提出了农民现代化战略演进的三阶段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的主体性因素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云南省3个边境村——X、Y、Z村为例,通过文献搜索和实地调研方法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现状,并提出关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思考。研究发现:3个村的农业产业具有独特性,基础很好且成规模,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收入;3个村的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对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的满意度较高。为进一步推进这3个村的发展,也为云南省其他边境村和我国其他边疆省份边境村的发展提供参考,提出要加强党和政府的引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户经营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引育并举,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强化生态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