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89篇
  78篇
综合类   503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以郑单958和豫单60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索不同硼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硼肥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同时硼肥能够促进干物质向果穗运输。施用硼肥能够促进玉米穗分化,使雌雄间隔期缩短,显著提高花丝数和花丝生长速率,进而增加穗粒数。施用硼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且不同用量对其影响不同,3.33 mg/kg土壤硼肥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郑单958和豫单606分别较不施硼肥处理增产14.3%和17.4%;施用量为13.3 mg/kg时郑单958增产3.5%;豫单606产生中毒症状,产量较对照降低4.4%。  相似文献   
23.
<正>鹿巴氏杆菌病又名为鹿出血性败血症,简称鹿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在临床上大多数病例为急性败血症症状,多数病呈现胸膜肺炎或出血性胃肠炎的变化。1发病情况2018年6月20日建平县某乡梅花鹿饲养场,存栏128只,其中成年鹿78只幼鹿50只,其中一头幼鹿发病死亡,先后有8只成年鹿发病死亡3只,又有9只幼  相似文献   
24.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QTL的连锁和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与倒伏特性关系密切,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解析茎秆断裂强度的遗传机制,开发与该性状紧密连锁/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山农01-35′藁城94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含173个F8:9株系)和由205个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借助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及传统分子标记技术,在2个环境中对两群体的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在4B染色体的TDURUM_CONTIG63670_287–IACX557和EX_C101685–RAC875_C27536等区段上,检测到9个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株高、茎秆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第2节壁厚相关性状的加性QTL,可解释表型变异9.40%~36.30%。同时,利用包含24 355个SNP位点的复合遗传图谱,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37个与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P0.0001)的标记,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A、5B、5D、6B、7A、7B和7D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7.76%~36.36%。在4B染色体上,以连锁分析检测到控制茎秆断裂强度的RAC875_C27536与关联分析检测到的Tdurum_contig4974_355标记,在复合遗传图谱上的距离为6.7 cM,说明该区段存在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25.
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大豆筛选基因35S启动子(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NOS)和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合成了多对检测引物和探针,在筛选各基因合适的检测引物和探针的基础上,摸索引物组合和扩增条件,最终确定合适的探针引物组合和试验条件,建立转基因大豆快速初筛技术。该方法可在1 h内同时完成对转基因大豆3个基因片段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大大提高检验效率,可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我国大豆的进出口检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罗布麻对滩羊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滩羊40只,随机均分为A、B、C、D 4组,分别饲喂营养水平相近、罗布麻添加量为0、5%、10%、15%的日粮,在试验第20,40,60天分别测定各组滩羊的血清生化指标并记录试验期滩羊体重,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并对其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第60天时,B组滩羊体重最高,其次是C组;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滩羊血清中三酰甘油(TG)含量降低,其中C组、D组显著低于A组(P 0. 05); C组、D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A组(P0. 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总体呈缓慢升高趋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B组、C组、D组均低于A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B组、C组、D组均高于A组;随着罗布麻添加比例的提高,滩羊肉品质提升,其中C组熟肉率最高,失水率最低。说明在日粮中添加10%的罗布麻能够促进滩羊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升肉品质。  相似文献   
27.
为了阐述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品质的密切关系,综述了质体色素在烟叶生长成熟、调制及醇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降解机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旨在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调控色素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最佳含量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8.
输送装置是农业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农业作物机械化收获的输送方式,着重对载送式和夹持输送式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不同作物收获机械输送装置的设计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异结构,在品种多样性、生物进化和疾病相关性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片段长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DNA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遗传变异的研究不断向DNA分子水平深入,多态性标记在畜禽育种中已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趋势和主流。由于CNV对基因的调控和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CNV在重要畜禽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已检测出大量有关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序列变异,并有许多研究均表明CNV与动物的重要经济特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笔者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简述了CNV的相关研究背景、概念、突变机制,归纳总结了CNV对牛、羊、猪、鸡的经济性状、繁殖性状和疾病调控的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些重要畜禽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适应性遗传机理和表型性状差异的遗传基础,开发相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核桃采收问题日渐凸显,研制核桃采收机械势在必行。为此,分析了核桃机械化采摘装置、采摘收集装置的结构及特点,并根据新疆核桃机械化采摘技术要求,确定了基于振动原理的采摘装置适合新疆核桃机械化采摘。同时,对新疆核桃机械化采收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