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甘薯栽培适宜垄宽,垄高和垄形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秸杆覆盖处理的附于中3种生物碱成分.以PolarisC18-A(50 mm×2.0 mm,5.0 μm)为色谱柱;甲醇和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0.70~35.00 ng(r=0.999 6)、0.50~25.00 ng (r=0.999 6)、1.06~53.00 ng (r=0.9980)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9.2%和98.9%.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快速灵敏、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邓文伟  侯大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10-14712
[目的]探讨微波加工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新型炮制品及药食两用加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烫漂时间(A)、干燥温度(B)和微波时间(C)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微波时间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烫漂时间和干燥温度仅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为A3B3C3,即烫漂时间为3 min,干燥温度为60℃,微波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为590.33μg/g,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802.14μg/g。[结论]微波加工能够降低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单酯型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侯大斌  刘向鸿  赵钠  罗霞 《南方农业》2010,(3):42-43,48
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丰富,应用广泛,但目前川产九眼独活来源较混乱,为了准确了解野生九眼独活资源类型,利用ISSR技术对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探讨。从4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2条引物,对60份样本进行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0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占85.14%,表明川西北九眼独活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用NTYS-PC2.10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本分为4大类,各组包含的材料并没有表现出地理来源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培养料C/N和含N量对毛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C/N(x_1)及N%(x_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_1=-15.1746 20.4322 lgx_1,r=0.9630,P>0.01; y_2=-3.5729 2.8329 lgx_1,r=0.9815,P>0.01; y_1=20.9942-20.7741 lgx_2,r=-0.9474,P>0.01; y_2=1.4202-2.4361 lgx_2,r=-0.8061,P>0.05。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行业等对农民而言以前未采用过的新事物的总称。农民采用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方法以及从事一个新行业,其根本原因或最终原因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就某一项新技术采用的直接原因而言,不同农民可能是不同的。比如说,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农...  相似文献   
17.
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组织培养快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宜于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川北柴1号茎节为材料,分别以MS和1/2 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分析诱导川北柴1号丛生芽和不定根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在MS培养基中,1.0 mg/L的6-BA,0.5 mg/L的KT,0.2 mg/L的NAA和1.0 mg/L的IAA在显著促进不定芽增殖的同时,还能最大化促进不定芽生长;在1/2 MS培养基中,0.1 mg/L浓度NAA,1.0mg/L浓度IBA和1.0 mg/L浓度IAA对柴胡不定根生长促进作用最佳.[结论]本研究对川北柴1号生产推广制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舒晓燕  余马  侯大斌  郑仁林  李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19-10520,10522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区附子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含量,RP-HPLC测定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结果]6个栽培区附子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0.272%~11.681%,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621%~3.195%,总生物碱含量为0.987%~1.346%,中乌头碱含量为0.349~3.268 mg/g,乌头碱含量为0.406~0.841 mg/g,次乌头碱含量为1.284~3.134 mg/g.[结论]不同栽培区附子浸出物、总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结果为附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柴胡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条件。[方法]选择饱满的"川北柴1号"种子,经25、100、200 g/L Na Cl O分别消毒处理5、10、30 min,接种于MS培养基中,考察其污染率及存活率。[结果]柴胡种子作为外植体组织培养最佳消毒条件是100 g/L Na Cl O处理30 min,污染率仅为6.7%,存活率为86.7%。[结论]为柴胡进一步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3,13-酯基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杀虫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酸酐或酰氯酯化合成中乌头碱的衍生物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鸟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并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在浓度为500mg/L时,中乌头碱对稻褐飞虱和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50%和30%;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40%、30%、30%和20%。[结论]中乌头碱羟基酯化后杀虫活性下降。3位羟基的存在对中乌头碱的杀虫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